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奏疏的词语解释
奏疏的意思
拼音:zòu shū    注音:ㄗㄡˋ ㄕㄨ
基本解释

◎ 奏疏 zòushū
[memorial to the throne] 奏章,递交给皇室或皇帝的备忘录
向皇帝呈交了一份长长的奏疏

详细解释

(1).奏章。《宋史·朱倬传》:“每上疏,輒夙兴露告,若上帝鉴临。奏疏凡数十。”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奏疏》:“按奏疏者,羣臣论諫之总名也。奏御之文,其名不一,故以奏疏括之也。” 清 龚自珍 《饮少宰王定九丈宅命赋诗》:“公之奏疏祕中禁,海内但见力力持朝纲。”
(2).向帝王上书言事。 宋 欧阳修 《上范司谏书》:“当时之事,岂无急於沮 延龄 论 陆贄 两事也。谓宜朝拜官而夕奏疏也。”《宋史·虞策传》:“入为吏部尚书,奏疏 徽宗 ,请均节财用。”

基本含义
奏疏是指官员向上级呈报的奏章或疏文。
使用场景
奏疏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官员或下属向上级呈报意见或请求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向上级提出建议、申请或反映问题的行为。
故事起源
奏疏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官场,是古代官员向上级呈报的一种文书形式。官员在处理政务时,需要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提出建议或请求支持。因此,奏疏成为了形容这种行为的成语。
词语结构
奏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奏”是动词,意为向上级呈报;“疏”是名词,指文书。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成语。
例句
1. 他向上级递交了一份详细的奏疏,请求支持这个项目。2. 这位官员写了一份长篇的奏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官员站在高楼上,手中拿着一份文书,向上级呈报的场景。将这个场景与奏疏这个词语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官场的文书制度,以及官员与上级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官场相关的成语,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了一封奏疏给校长,希望能增加操场上的游乐设施。2. 初中生:我们班代表写了一份奏疏,向校长反映课堂设备不足的问题。3.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向校长递交了一份奏疏,提出了组织一场文化活动的建议。4. 大学生:我写了一份奏疏给学院领导,请求支持我们社团的活动计划。
(0)
诗文中出现“奏疏”的诗词

庆历圣德颂

于维庆历,三年三月。皇帝龙兴,徐出闱闼。

晨坐太极,昼开阊阖。躬揽英贤,手锄奸蘖。

大声沨沨,震摇六合。如乾之动,如雷之发。

昆虫蹢躅,妖怪藏灭。同明道初,天地嘉吉。

初闻皇帝,戚然言曰。予父予祖,付予大业。

予恐失坠,实赖辅弼。汝得象殊,重慎徽密。

君相予久,予嘉君伐。君仍相予,笙镛斯协。

昌朝儒者,学问该洽。与予论政,傅以经术。

汝贰二相,庶绩咸秩。惟汝仲淹,汝诚予察。

太后乘势,汤沸火热。汝时小臣,危言嶪嶪。

为予司谏,正予门闑。为予京兆,堲予谗说。

贼叛于夏,为予式遏。六月酷日,大冬积雪。

汝暑汝寒,同于士卒。予闻辛酸,汝不告乏。

予晚得弼,予心弼悦。弼每见予,无有私谒。

以道辅予,弼言深切。予不尧舜,弼自笞罚。

谏官一年,奏疏满箧。侍从周岁,忠力尽竭。

契丹亡义,梼杌饕餮。敢侮大国,其辞慢悖。

弼将予命,不畏不慑。卒复旧好,民得食褐。

沙碛万里,死生一节。视弼之肤,霜剥风裂。

观弼之心,鍊金锻铁。宠名大官,以酬劳渴。

弼辞不受,其志莫夺。惟仲淹弼,一夔一契。

天实赉予,予其敢忽。并来弼予,民无瘥札。

曰衍汝来,汝予黄发。事予二纪,毛秃齿豁。

心如一兮,率履弗越。遂长枢府,兵政毋蹶。

予早识琦,琦有奇骨。其器魁櫑,岂视扂楔。

其人浑朴,不施剞劂。可属大事,敦厚如勃。

琦汝副衍,知人予哲。惟脩惟靖,立朝巘巘。

言论磥砢,忠诚特达。禄微身贱,其志不怯。

尝诋大臣,亟遭贬黜。万里归来,刚气不折。

屡进直言,以补予阙。素相之后,含忠履洁。

昔为御史,几叩予榻。至今谏疏,在予箱匣。

襄虽小臣,名闻予彻。亦尝献言,箴予之失。

刚守粹悫,与脩俦匹。并为谏官,正色在列。

予过汝言,无钳汝舌。皇帝明圣,忠邪辨别。

举擢俊良,扫除妖魃。众贤之进,如茅斯拔。

大奸之去,如距斯脱。上倚辅弼,司予调燮。

下赖谏诤,维予纪法。左右正人,无有邪孽。

予望太平,日不逾浃。皇帝嗣位,二十二年。

神武不杀,其默如渊。圣人不测,其动如天。

赏罚在予,不失其权。恭己南面,退奸进贤。

知贤不易,非明不得。去邪惟难,惟断乃克。

明则不贰,断则不惑。既明且断,惟皇之德。

群下踧踖,重足屏息。交相告语,曰惟正直。

毋作侧僻,皇帝汝殛。诸侯危慄,坠玉失舄。

交相告语,皇帝神明。四时朝觐,谨脩臣职。

四夷走马,坠镫遗策。交相告语,皇帝神武。

解兵脩贡,永为属国。皇帝一举,群臣慑焉。

诸侯畏焉,四夷服焉。臣愿陛下,寿万千年。

(0)

次退之蓝关韵

奏疏螭坳上九天,谪官剑浦路三千。

披陈肝胆成微志,跋涉山川赖壮年。

缅邈寄书黄犬后,凄凉陟岵白云前。

君恩欲报知无所,清梦时时到日边。

(0)

赐陈尧叟谢病归济源

文苑垂清誉,朝端仰盛才。

嘉猷毗万路,奇遇列三台。

勤职兴居爽,辞荣奏疏来。

畴咨登百揆,异数冠中台。

巨屏扬旌去,名藩昼锦回。

君臣相厚意,瞻望两徘徊。

(0)

南獠

洪宋区夏广,恢张际四维。

狂孽久不耸,民物含春熙。

耆稚适所尚,游泳光华时。

遽然摄提岁,南獠掠边陲。

予因叩村叟,此事曷如斯。

初似却人问,未语先涕垂。

收涕谢客问,为客陈始基。

抚水有上源,水浅山崄巇。

生民三千室,聚此天一涯。

狠勇复轻脱,性若鹿与麋。

男夫不耕凿,刀兵动相随。

宜融两境上,杀人取其赀。

因斯久久来,此寇易为羁。

鼠窃及蚁聚,近里焉敢窥。

势亦不久住,官军来即驰。

景德祥符后,时移事亦移。

四辅哲且善,天子仁又慈。

将军称招安,兵非羽林儿。

龙江一牧拙,逻骑材亦非。

威惠不兼济,徒以官力欺。

智略仍复短,从此难羁縻。

引兵卸甲岭,部阵自参差。

锋镝殊未接,士卒心先离。

奔走六吏死,明知国挫威。

自兹贼声震,直寇融州湄。

县宇及民庐,燬荡先孑遗。

利镞淬诸毒,中肤无药医。

长刀断人股,横尸满通逵。

妇人及孳产,驱负足始归。

堂堂过城戍,何人敢正窥。

外计削奏疏,一一闻宸闱。

赫尔天斯怒,选将兴王师。

精甲二万馀,猛毅如虎貔。

剑戟凛秋霜,旌棨闪朝曦。

八营与七萃,岂得多于兹。

外统三路进,小敌胡能为。

前驱已压境,后军犹未知。

逶迤至蛮域,但见空稻畦。

搜罗一月馀,不战师自罢。

荷戈莫言苦,负粮深可悲。

哀哉都督邮,无辜遭屠糜。

哓咋计不出,还出招安辞。

半降半来拒,蛮意犹狐疑。

厚以缯锦赠,狙心诈为卑。

戎帐草草起,贼戈蹑背挥。

我聆老叟言,不觉颦双眉。

吮毫兼叠简,占作南獠诗。

愿值采诗官,一敷于彤墀。

(0)

圆机和邵大及予二诗可谓压倒五更枕上诵叹不已复作谢之足见来章之美能发人情思也·其二

借问高吟何所归,元和格律定同时。

折除官职知多少,兼领才名孰盛衰。

奏疏不为黄阁计,结庐且共白云期。

君家博士归依佛,可笑夫君得计迟。

(0)

送章孝称归荆南

峨岷西南横,盘石含灵光。

有蓄不得发,澒洞难卷藏。

泄为万夫豪,联翩郁相望。

缅怀嘉祐初,赫赫都官郎。

蓍龟抱先识,虎豹披其章。

幕府西陲开,挟策驱酋羌。

喑哑竟莫吐,反被按剑防。

青天徒昭昭,万里自投荒。

直气终凛冽,身仆心难僵。

高平伊周徒,奏疏排未央。

忠义一朝振,朱鸟吞光芒。

还知百岁后,生此雏凤凰。

粲粲五色羽,欲下虞廷翔。

先民重世德,君子思不忘。

祝君期无忝,追攀轶飞扬。

会使坤南隅,气象还苍茫。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