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共喻的词语解释
共喻的意思
拼音:gòng yù    注音:ㄍㄨㄙˋ ㄧㄩˋ
使用场景
共喻可以用于各种语言表达场景中,包括写作、演讲、教学、辩论等。在修辞手法中,共喻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效果和感染力,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创造丰富的意象和形象。
例句
1. 这幅画的色彩共喻了作者内心的喜悦。2. 这首诗用水波纹共喻了岁月的流转。
基本含义
共同的比喻。
基本解释

谓大家都明白。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至原文词理本深,难於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延伸学习
学习共喻的更多相关知识,可以阅读有关修辞手法和文学作品的书籍,了解不同的比喻方法和创作技巧。同时,也可以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尝试发现其中的共喻关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的花朵共喻了生命的希望。2. 初中生:这首诗中的月光共喻了孤独和寂寞。3. 高中生:这幅画用黑暗的色调共喻了社会的压抑。4. 大学生:这篇文章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共喻,表达了对环境保护的呼吁。5. 成年人:这个故事通过对爱情和友情的共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以上是关于“共喻”词语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共喻这个词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由“共”和“喻”两个词组合而成。其中,“共”表示共同、共有,而“喻”表示比喻、象征。因此,共喻就是指两个或多个事物或现象具有相同的比喻意义。
记忆技巧
可以将共喻理解为“共同的比喻”,并联想到两个事物或现象之间具有相同的比喻意义。可以通过多思考、多阅读和多运用共喻来加深对这个词语的记忆。
词语结构
共喻属于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共喻是指不同事物或现象之间具有相同的比喻意义。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认识。共喻常用于修辞手法、文学作品和教育教学中,能够提升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0)
诗文中出现“共喻”的诗词

寄子受三首·其二

贵贱虽异等,名位本虚器。

优伶蒙绣裳,乃与公侯类。

内蕴苟不充,浮华焉足恃?

昔圣廑此念,良用笃厥志。

吾侪等斲输,聊欲鸣一艺。

疾徐难共喻,甘苦常独嗜。

群歆久弗惊,众耻勉无弃。

薄长时自负,朗然增气势。

持此较世荣,何由失吾意?

(0)

中秋夜半乘醉登华盖山弄月作歌戏效李五峰

太玉仙人骑白鹿,手扶天风上云麓。

青琉璃界白玉盘,贴在天心十分足。

九点苍烟湿不收,一杯海水清堪掬。

醉揩双眼视乾坤,冷伴姮娥写幽独。

桂华泣露黄丛丛,香浓梦遥秋满空。

踏翻片云躧天路,瞬息径到蓬来宫。

蓬莱宫,沧海东,上有芝田年屡丰。

仙家耕作鞭苍龙,食之不死颜常童,曷为复归麈纲中。

三生石上含真子,凉影潇潇清在水。

一片江山入梦深,谁来共喻无言旨。

鞭变苔凤不可求,鸡栖鸐笼愁复愁,山高月明聊以祛繁忧。

捣霜玄兔何时辍,横笛苍凉怨玉虬。

(0)

挽张之洞联

出处不离学问,存旧果,证新因,共喻苦衷,江海茫茫资砥柱;

经纶尽属老成,弥内忧,息外患,枯残热血,日星炳炳耀忠魂。

(0)

胡绥之雪夜校书图

万事须定力,热客那得知。

岂独功名际,为学亦如之。

先生性耐冷,一定息百驰。

不裘亦不炉,寒镫炯炯时。

孤神砺朗鉴,蕃变衷群疑。

会心图中见,得力良在兹。

等身书早成,归隐吴山陲。

萧萧落木庵,把臂堪追随。

冷味谁共喻,经师更人师。

愧我尘埃中,强效冰雪诗。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