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愤怒或激动时的动作,也可用来形容某人表达强烈的情感或态度。
- 例句
-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挥袂而起,大声抗议。2. 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气得挥袂而去。3. 在听到不公正的判决后,他挥袂离开法庭。
- 基本含义
- 挥动袖子,表示愤怒或激动。
- 基本解释
(1).挥袖。奋起貌;飘洒貌。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蜺。” 晋 卢谌 《览古》诗:“挥袂睨金柱,身玉要俱捐。”《云笈七籤》卷一○六:“尔乃众仙挥袂,万神迁延,羽童拊节,庆云缠绵。”
(2).犹挥手。表示告别。 晋 陆机 《于承明作与士龙》诗:“分涂长林侧,挥袂 万始亭 。”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八:“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明 刘基 《招隐》诗之五:“挥袂起谢客,且还饮我醪。”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表达相关的成语,如“怒发冲冠”、“义愤填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生气地挥袂离开了教室。2. 初中生:听到老师的批评,他气得挥袂而去。3. 高中生:在面对不公正的判决时,他挥袂离开了法庭。4. 大学生及以上: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挥袂而起,大声抗议。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相传,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李成的官员,他非常忠诚正直,但却因为揭发了一位贪官的罪行而被贬职。李成感到非常愤怒和委屈,于是在离开官场的时候,挥动袖子表达愤怒离去的决心。后来,人们就用“挥袂”来形容表达愤怒或激动的情绪。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挥袂”与愤怒或激动的情绪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愤怒或激动时挥动袖子的动作。2. 将这个成语与故事起源联系起来,想象李成在被贬职后挥动袖子离去的情景。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挥动袖子。
- 详细解释
- 挥袂意指挥动袖子,由于愤怒或激动而做出的动作。形容人表达愤怒或激动的情绪,通常是因为对某种不公正或不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