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佛教语。梵语意译。闻名为“知”,见形为“识”:即善友、好伴侣之意。后亦以泛指高僧。《华严经·十迴向品八》:“常乐大愿,修习菩提,依善知识,离諂曲心。” 南朝 陈 徐陵 《答诸求官人书》:“僕七十之岁,朝思夕计,竝愿与诸贤为真善知识。”《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诸善知识,汝等各各浄心听吾説法。”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三折:“常言道,今世饶人不算痴,喒两箇元是善知识。”《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我这里有个 海月禪林 ,那和尚是个善知识。”
- 基本含义
- 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广博知识的人。
- 详细解释
- 善知识指那些具备良好品德和广博知识的人,通常用来形容具备高尚素质和博学多才的人。这个成语强调了品德和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品德和知识并重,才能称为真正的善知识。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具备高尚品德和广博知识的人,也可以用于表扬他人或自我期许。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佛教。佛教中有“善知识”一词,用来形容那些具备高尚品德和广博知识的人,他们可以引导众生走向正确的道路。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一种赞美和期许。
- 词语结构
- 善知识由两个汉字组成,善意为“善良、好”的意思,知识指具备广博知识的意思。
- 例句
- 1. 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为人善良,真是一个善知识。2. 我们应该向善知识学习,提升自己的品德和知识水平。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善知识”拆分为“善”和“知识”两个部分记忆,善意为善良、好的意思,知识指具备广博知识的意思。通过将两个部分结合起来理解,可以更好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中关于“善知识”的概念和教义,了解如何成为一个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的善知识,她不仅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做人。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善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他是我们班的善知识,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为人正直。4. 大学生:大学是培养善知识的地方,我们要在这里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5. 成年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努力成为善知识,为社会和他人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