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畏惧戒慎貌。《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 阴后 ,夙夜战兢。”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夫战兢则彝伦叙,怠荒则姦宄作。” 清 顾炎武 《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叹昔尝忧患,先人独战兢。”参见“ 战战兢兢 ”。
(2).恐惧发抖。《东周列国志》第九三回:“不料军中不戒,有犯王躬。 寤生 不胜战兢觳觫之至!”《明史·方国珍传》:“子姓不戒,潜搆衅端,猥劳问罪之师,私心战兢,用是俾守者出迎。”参见“ 战战兢兢 ”。
- 基本含义
- 极度恐惧或紧张,战战兢兢的样子。
- 详细解释
- 战兢是指人因为恐惧或紧张而身体发抖,心神不安的状态。这个成语形容人在面临危险、紧张或恐惧的情境时,感到非常害怕和紧张。
- 使用场景
- 战兢一词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重大挑战、紧张局势或极度恐惧时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考试前的紧张、面对困难时的恐惧、面对危险时的战战兢兢等情况。
- 故事起源
-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鸟在森林中被困住,它感到非常恐惧,战战兢兢地躲在树上。从此,战兢成为了形容人害怕、紧张的状态。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其中“战”表示战战兢兢、害怕的样子,“兢”表示害怕、紧张。
- 例句
- 1. 考试前,他战兢地准备了很长时间。2. 面对危险,他战兢地站在原地,不敢动弹。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战兢”与“颤抖”、“紧张”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形成联想记忆,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紧张、恐惧相关的成语,例如“心惊肉跳”、“胆战心惊”等,进一步丰富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前,我感到战兢,但我还是努力复习了。2. 初中生:站在舞台上演讲时,我感到战兢,但我还是鼓起勇气发表了演讲。3. 高中生:参加面试时,我感到战兢,但我还是尽力展示自己的能力。4. 大学生: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感到战兢,但我会坚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战兢”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