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古代主管货币、金融的机构。 罗惇曧 《文学源流》:“铸币藉以黄金刀布,亦圜府之旧章。”
- 基本含义
- 指人心广大,能容纳众多人才的地方。
- 详细解释
- 圜府原指古代官署中的一个地方,是接待来访者和处理事务的地方。后来,这个词语演变成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者一个人的心胸广大,能够容纳和接纳众多人才和事物。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组织、机构或个人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宽容的心胸,能够包容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才能。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朝的一个宰相,名叫姚崇。姚崇担任宰相期间,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他在任用官员时,不问出身和背景,只看才干和能力。他的办公场所被形容为一个“圜府”,因为他心胸广大,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人才。
- 词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前一个字是“圜”,后一个字是“府”。
- 例句
- 1. 这个公司的领导团队非常圜府,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和才能。2. 他的朋友圈非常圜府,结识了很多有才华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圜府”与“宽容”、“广大”等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姚崇宰相的故事,以及其他与宽容、包容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容人之量”、“涵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老师非常圜府,总是鼓励我们发表自己的意见。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校长很圜府,他能够理解和支持学生们的各种兴趣爱好。3. 高中生:作为一个学生会的成员,我觉得我们团队的合作精神很圜府,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和建议。4. 大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工作在一个圜府的企业,这样我就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才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