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多用于教育引导、劝诫和提醒人们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品行端正的人。
- 例句
- 1. 作为一名公务员,你要时刻谨记“陶径”的要求,做到廉洁奉公。2. 他的为人处世态度非常“陶径”,深受同事的赞赏。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的行为举止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应当像瓷器陶瓷一样光洁、美好。
- 基本解释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后以"陶径"借指隐者之居。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陶瓷文化和瓷器的制作工艺,以及中国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陶径”一样,做一个守规矩、讲道德的好孩子。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老师学习,保持“陶径”的品行,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我们要坚守“陶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以“陶径”为准则,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
- 故事起源
- 关于成语“陶径”的具体起源并无明确记载,但是与瓷器陶瓷的珍贵和美好特性有关。瓷器是中国的传统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人们通过这个成语来表达对品德高尚和修养美好的期望。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陶径”。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件精美的瓷器,行为举止和为人处事的态度如同瓷器一样光洁、美好。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即“陶”和“径”。
- 详细解释
- 陶瓷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工艺品,其表面光洁无瑕,色彩斑斓,具有观赏价值。成语“陶径”指的是人们的行为和为人处事的态度应当像瓷器陶瓷一样光洁、美好,即应当保持高尚的品德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