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牺樽 ”。亦作“ 牺罇 ”。亦作“ 牺鐏 ”。古代酒器。作牺牛形,背上开孔以盛酒。或说于尊腹刻画牛形。《诗·鲁颂·閟宫》“白牡騂刚,牺尊将将。” 朱熹 集传:“画牛於尊腹也。或曰,尊作牛形,凿其背以受酒也。”《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国语·周语中》“奉其牺象” 三国 吴 韦昭 注:“牺,牺樽,饰以牺牛。” 唐 陈子昂 《窅冥君古坟记铭序》:“豚鸡在奠,牺鐏若歆。” 唐 欧阳詹 《明水赋》:“湛玉壶以无垢,入牺罇而有待。” 宋 王安石 《比部员外郎陈君墓志铭》:“或断而焚,或剖以为牺尊。”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牺樽》:“《三礼图》画彝形,刻划牺象於其上。此鄙儒未见其器,妄想图形。谨按《博古图》作牛形背上开窍以注酒,曰牺罇。如象形者曰象罇。据此,可证《三礼图》之谬。”
- 基本含义
- 指为了尊重和敬爱某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或权益。
- 详细解释
- 牺尊是由“牺牲”和“尊重”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牺牲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放弃自己的权益或利益,尊重是指对他人的敬意和重视。牺尊的含义是为了尊重和敬爱某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或权益。
- 使用场景
- 牺尊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为了尊重他人而不计较自己的损失或牺牲。它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愿意为了他人的利益而付出。
- 故事起源
-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秦国的宰相李斯为了让秦始皇能够长治久安,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一项是要求将天下的书籍都烧毁,以便控制言论和思想。李斯为了尊重秦始皇的决策,不顾自己是一个文化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也没有保留自己的书籍。因此,人们用“牺尊”来形容李斯为了尊重秦始皇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 词语结构
- 牺尊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牺”是形容词,“尊”是名词。
- 例句
- 1. 他为了尊重老师的意见,放弃了自己的发言权,真是一个牺尊的人。2. 她为了尊重长辈的意见,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机会,选择了留在家里照顾家人,真是一个牺尊的女孩。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牺尊”这个词拆分开来记忆。牺可以联想到“牺牲”,表示放弃自己的利益或权益;尊可以联想到“尊重”,表示对他人的敬意和重视。通过将两个词进行联想记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牺尊相关的成语,如“忘恩负义”、“舍己救人”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为了尊重老师,我放弃了自己的游戏时间,认真完成了作业。2. 初中生:她为了尊重父母的意见,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班,选择了参加家庭活动。3. 高中生:为了尊重社会的规则,他放弃了自己的个性,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和生活。4. 大学生:为了尊重导师的工作安排,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完成了实验。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