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木杪的词语解释
木杪的意思
拼音:mù miǎo    注音:ㄇㄨˋ ㄇㄧㄠˇ
使用场景
木杪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某个事物或人物的极限状态。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能力或成就到达了顶峰,表示他已经达到了最高点;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到了极限,表示已经达到了最深处。木杪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写作、演讲或讨论中,以增加表达的艺术性和修辞效果。
例句
1. 他的才能已经达到了木杪,无人能及。2. 这个公司的发展已经到了木杪,再往上提升就很困难了。
基本含义
木杪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树木的顶端或山林的深处。在引申意义上,木杪也表示事物或人物的最高点或最深处。
基本解释

◎ 木杪 mùmiǎo
[treetop] 树梢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自然景象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汉语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例如“云开见日”、“水落石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画画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我的画技已经达到了木杪。2. 初中生:他的篮球技术已经达到了木杪,无论对手如何防守都无法阻止他得分。3. 高中生:这个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满分,他的成绩已经达到了木杪,非常令人羡慕。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发展已经到了木杪,再往上提升就需要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支持。5. 成年人:他的演讲技巧已经达到了木杪,每次演讲都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上是关于中国成语“木杪”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木杪一词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它是根据树木的生长特点和山林的景象而来的。树木生长的顶端是树木的极限,而山林的深处则是山林的最隐蔽之处。因此,人们将树木的顶端和山林的深处比喻为事物或人物的最高点或最深处,形成了木杪这个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树木和山林的形象联系来记忆木杪这个成语。想象一棵高大的树木,树顶上的枝叶几乎触摸到天空,这是树木的顶端,也是它的极限。另外,想象一片茂密的山林,深处的景象隐蔽而神秘,这是山林的最深处,也是它的极限。通过与这些形象联系,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木杪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木杪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成语结构。
详细解释

树梢。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蹲谷底而长啸,攀木杪而哀鸣。” 唐 柳宗元 《闵生赋》:“雄虺蓄形於木杪兮,短狐伺景於深渊。” 元 萨都剌 《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凤笙换曲曲未终,天风木杪吹晨鐘。”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皇舅墓》:“ 至正 辛卯,中原大水,舟行木杪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踊身一跃,直上木杪。”

(0)
诗文中出现“木杪”的诗词

次韵江晦叔二首·其二

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

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

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

(0)

寄题心泉

之子幽栖恨未深,飞泉来处有亭临。

觚悬木杪犹烦耳,易在床头且洗心。

夸士十浆须五馈,痴人一帚享千金。

箕山颍水应如故,太息巢由不可寻。

(0)

过石醋铺

瘴霭潜消瑞气和,梅峰千里阔烟萝。

人逢杂堠虽云远,路在好山宁厌多。

啼鸟丛篁传木杪,瀑泉碎玉激岩阿。

欲留征驭迟迟去,公檄催人不奈何。

(0)

夜登千人石有序

一山有此座,胜处无胜此。

群类尽硗出,夷旷特如砥。

其脚插灵湫,敷霞面深紫。

我谓玛瑙坡,但是名差美。

城中士与女,数到不知几。

列酒即为席,歌舞日諠市。

今我作夜游,千载当隗始。

澄怀示清逸,瓶罍真足耻。

亦莫费秉烛,步月良可喜。

月皎光泼地,措足畏踏水。

所广无百步,旋绕千步起。

一步照一影,千影千人比。

一我欲该千,其意亦妄矣。

譬佛现千界,出自一毫耳。

及爱林木杪,玲珑殿阁倚。

僧窗或映红,总在蛛网里。

阒阒万响灭,独度跫然履。

恐有窃观人,明朝以仙拟。

(0)

临江仙·其五

茅屋三间临木杪,门前流水潺潺。

林泉得趣喜身闲。开窗延翠竹,剪树纳青山。

行乐政须筋力健,莫令白发衰颜。

与君藜杖极跻攀。岭头舒望眼,天末数烟鬟。

(0)

山馆

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

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