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载言常用于描述人们通过言辞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情感等,尤其在辩论、演讲、写作等需要通过语言传达思想的场合中经常使用。
- 例句
- 1. 他的演讲真是载言之才,让人深受触动。2. 这篇文章载言高明,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 基本含义
- 指言辞传达某种意义或信息。
- 基本解释
谓记录国家盟会之辞。后亦泛指记录史事。《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 郑玄 注:“言,谓会同盟要之辞。” 陈澔 集说:“言,谓盟会之辞。” 唐 刘知几 《<史通>序》:“自惟歷事二主,从官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职。”按,“载言之职”谓史官。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辞、表达相关的成语,如“辞章”、“辞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话常常载言着真理。2. 初中生:他的演讲真是载言之才,让人深受启发。3. 高中生:在辩论比赛中,她的言辞载满了力量和智慧。4. 大学生:作为一名记者,我们要用准确的言辞来报道事实。5. 成年人:在职场中,我们需要学会运用恰当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 故事起源
- 载言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据说,诸葛亮在刘备的帮助下,成功地平定了南方的叛乱,使刘备成为了巴蜀之主。在刘备即将登上皇位的时候,诸葛亮告诉他:“君主之言,载于言辞。言之有物,则民心乐附;言之无物,则民心离散。”这句话意味着君主的言辞如果有实质,就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如果言辞空洞无物,就会导致人民的离心离德。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载言”与“才言”进行联想,才言指的是有才能的言辞,通过联想记忆,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载言是指通过言辞传达某种意义或信息的行为。它强调了言辞的重要性和能力,以及言辞所能带来的影响力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