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篆法的词语解释
篆法的意思
拼音:zhuàn fǎ    注音:ㄓㄨㄢˋ ㄈㄚˇ
基本解释

写篆书和进行篆刻之法。 宋 陆友仁 《研北杂志》卷上:“篆法自 秦 李斯 ,至 宋 吴兴 道士 张有 而止,后世的的有所据依。”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篆法刀法,精妙入神,恐近时人,未必能若是也。”

基本含义
篆法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书写技法,也可指代书法家运用篆刻技法创作的作品。
详细解释
篆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书写技法,起源于商代。篆法书写规范、严谨,具有浓郁的艺术风格。篆法的特点是字形遒劲、方正,笔画刚劲有力,结构严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篆法书法作品常见于印章、铭文、碑文等。
使用场景
篆法常被用于书法展览、艺术品收藏、文化研究等场景。同时,篆法也可以作为一种创作技法,用于设计、印刷和装饰等领域。
故事起源
篆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当时,人们在龟、鳖等动物的甲壳或兽骨上刻写文字,用以卜筮和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篆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书写技法,并成为后来汉字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语结构
篆法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的书法水平很高,篆法尤为出色。2. 这幅篆法作品的艺术价值非常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篆法”这个词语:将“篆”字与“篆刻”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篆刻家正在用刻刀刻写华丽的篆法字体,这样能够帮助记忆词语的含义和发音。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篆法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篆刻技法和篆法书法,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文字书写和艺术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在课本上用篆法写字,感觉很有艺术感。2. 初中生:篆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书写技法,我想学习一下。3. 高中生:篆法书法作品常见于碑文和铭文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4. 大学生及以上:篆法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希望能够深入学习和研究。
(0)
诗文中出现“篆法”的诗词

冬夜观树影

月树影在地,横斜复横斜。

谁为水墨画,老笔全无华。

又如春雷动,初惊蛰龙蛇。

因之得篆法,锥铁行平沙。

海云漾双玕,江风落孤楂。

玄冬万景閟,嘉此独咨嗟。

他宵有繁阴,莫向时人誇。

(0)

和苏唐卿

重惜欧阳滁记好,模刊翠琰费堂新。

文华起焰冲星斗,篆法通灵动鬼神。

观妙每多师道客,仰高常有慕贤人。

璨然辉日如辰象,不朽宜为万世人。

(0)

三月十日观南安赵使君所藏书画古器物

三月浃旬新雨馀,市河一舸如浮苴。

言寻佳客赵横浦,步入城隅门巷纡。

褰帘迎揖坐便坐,深炷炉熏呼茗盂。

砚屏方截紫绮段,楚瑶秀列珊瑚株。

是家素号虹月舫,载画盈簏书盈车。

客逢好事要审鉴,便肯解褚倾囊储。

相看贵德亦贵物,古玉错落排筵敷。

鹿卢带钩环佩玦,鞸䩬昔将承属镂。

佩章六纽四官印,篆画刻深铜质粗。

配之冲牙奉君子,贯以系璲联金鱼。

连钱骢马琢文玉,圉人立侧垂裙裾。

神工定复烦剞劂,赤刀故想来锟鋘。

次陈鼎器论制作,商周秦汉焉可诬。

玄武实水卣实醴,腹背翠错提梁朱。

最奇剑槊尺有咫,绿玉龟鳞纯体肤。

精铜岁久刚性在,间阅燥湿其无渝。

铨量画品差甲乙,锦褾玉轴随伸舒。

庭光古佛出梵相,满月在水莲生趺。

卢前吴后笔锋劲,履豨承蜩玄化俱。

瑶池仙会上中卷,细巧自是吴元瑜。

云霞楼观递隐见,花竹羽毛工染濡。

绛旌飘转紫箫发,步辇导从千琼姝。

终篇八骏惜既阙,诗亡可补此置诸。

意夫鬼物掩疵吝,免彼耄荒留叹吁。

徐熙葩叶妙设色,尘昏蠹蚀犹鲜腴。

古绡一段写秋意,芙蓉鸂鶒连茭芦。

梦载鸱夷浮浩渺,此兴初不缘莼鲈。

七客张萱为谁作,浓墨大笔色不枯。

五人人跨一善马,一跨乌犍一蹇驴。

印窠惨澹悦生字,岂曾籍入官中帑。

穰穰画苑姑拨弃,伸眉更请评法书。

二王真迹胡可得,硬黄数幅真唐摹。

兰亭五字损不损,肥本瘦本斑斑殊。

如人身口耳目具,神采乃在颊上须。

虎贲举樽虽甚似,优孟抵掌何其疏。

世间楮墨日弊弊,欲驾跛鳖行天衢。

南唐常侍六书学,凌轹斯邈开榛芜。

杂诗流丽满一卷,铜甬篆法无能踰。

金绳铁纽莽回互,山虬海蜃争腾驱。

嗟予欲读屡钳口,形求意索且须臾。

泰山继起石鼓后,李监捷出张先弧。

向微二徐为启籥,此道湮灭谁昭苏。

真书生行行生草,飞白籀隶同一枢。

张颠草圣入三昧,小楷妙合褚与虞。

《郎官石记》毁已久,百金可有墨本无。

世之珍物岂待赞,题记况复经鲜于。

绮园角夏四神坐,刻字寸许无葩荂。

永平元舅纪功颂,燕然何在拓墨乌。

厓镌野刻百数种,传观一二日已晡。

馀欢未尽谋再至,榜人催发吾归欤。

暮投萧寺微雨作,昏灯照影溜鸣渠。

冥怀且复领其要,回向灼观心地初。

百年蓬累大宇宙,荡摇不啻风中旟。

寓意于物形勿著,尤物亦能为我娱。

滞形小足致偷夺,大或控颐伤口珠。

牛李相倾坐石祸,王涯复壁嘻其愚。

吾徒适目取一快,彼豪巧者方睢盱。

唏予嗜古与君并,见猎时然思负嵎。

作诗纪载实覶缕,若遇匠手当刊除。

同观六士梁越产,王杨三子甘陈余。

交游聚散等萍絮,春风眇眇吹江湖。

徵诗如见所见者,后有画者传之图。

(0)

刻李贞伯篆书海月庵扁

篆法久欲绝,李公得真传。

近时乡先辈,仿佛如滕权。

昔为我题扁,握笔指腕悬。

顾盼张髯须,起立竦背肩。

俯仰为陈迹,屈指十五年。

破屋垂雨溜,庳墙上蜗涎。

三字被侵蚀,黑騕犹高县。

海月夜照之,墨光却新鲜。

正如公性气,精悍老犹然。

见物不见人,吴山隔重泉。

惜哉不可作,手迹忍弃捐。

寿以西川木,良工善雕镌。

庶几如坐对,仰面在屋椽。

(0)

百哀诗·其五十六周伯温

簪缨著江右,早负台阁英。

岭海持宪节,中朝播文声。

篆法攻史籀,古劲追阳冰。

归来老乡国,荒隧照秋萤。

(0)

题陆宽瘦竹卷

江南陆郎瘦于竹,种竹城东玉河曲。

未论千尺势能长,刚道两竿轩也足。

耻随桃李斗芳腴,祇共松杉伴幽独。

茅茨可柰霜雪冷,韦布不受风尘辱。

平生幽赏底须忧,爱此清风不盈掬。

绝胜长安酒肉徒,醺花殢月空迷复。

近从画竹得篆法,坐对凉阴刻寒玉。

终教笔硬可通神,且赏骨多能胜肉。

江左诗翁太瘦生,墨竹篆书皆绝俗。

莫言汝瘦不如渠,好为名家继清躅。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