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精要 jīngyào
[succinct and pointed] 精粹切要;精练扼要
内容精要
- 详细解释
(1).犹精微。《三国志·魏志·杜恕传》“掇其切世大事著于篇”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 恕 弟 理 ,字 务仲 。少而机察精要, 畿 奇之,故名之曰 理 。”参见“ 精微 ”。
(2).精当扼要。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四子书集注宜熟读》:“今世教童子读四子书者,往往摘 朱 注精要者读之。” 邹韬奋 《经历》十一:“就近代新社会科学的眼光看去,似乎给与学者的没有什么精要的知识。”
(3).精华要点。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嶸 谓 约 所著既多,今剪除淫杂,收其精要,允为中品之第矣。” 宋 司马光 《大理寺丞庞之道墓志铭》:“读书初如不措意,已尽得其精要。” 李大钊 《平民主义》三:“这几句诠释现代平民政治的话,很能说出他的精要。”
- 基本含义
- 精华要点,核心内容。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文章、演讲、报告等内容的精华部分,或者指某个事物的核心要点。
- 故事起源
- 《孟子·尽心上》:“故学者不必有闻达于天下之志也,其为学也,精于心,简于形,固于事,而后知所以为学矣。”这句话意味着学习者不必追求名声和成就,而是要专注于内心的精神修养和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掌握学问。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这篇文章的精要部分是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2. 在这次会议上,他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出了问题的精要。3. 这本书的精要内容可以帮助你快速了解这个领域的基本知识。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精要”看作是“精华要点”的缩写,这样可以更容易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精益求精”、“精神焕发”等,以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把课本上的精要内容记住。2. 初中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的精要是作者对友情的理解和描写。3. 高中生:在准备考试时,我们应该抓住重点,把学习的精要都掌握好。4. 大学生:在写论文时,要把握住主题,突出精要,不要赘述。5. 成年人:这本书的精要内容很有启发性,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