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三卫常用于形容保护或守卫某人或某物的情景。可以用来描述人们对家庭、国家、财产等重要事物的保护和守护。
- 例句
- 1. 这个家庭的三卫是父亲、母亲和孩子,他们共同守护着家庭的幸福。2. 这个国家派出了三卫来保护边境,确保国家的安全。
- 基本含义
- 三位卫士,指守卫的人或事物。
- 基本解释
(1). 唐 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新唐书·李密传》:“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
(2). 宋 代亦称三衙为“三卫”。《宋史·职官志六》:“博士掌教道,校试三卫所习文武之艺。” 宋 欧阳修 《鵯鵊词》:“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参见“ 三衙 ”。
(3). 明 洪武 二十二年(1389年)设 朵颜 、 泰宁 、 福余 三卫于 兀良哈 部落,通称 兀良哈 三卫,简称三卫。后又置 建州 、 海西 、 野人 三卫。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惟 朝鲜 、 琉球 、 安南 及 朵颜 、三卫等受朝廷册封,贡赋惟谨,比於藩臣。”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保护和守卫相关的成语,如“守株待兔”、“护短”等,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两个好朋友是学校里的三卫,我们一起保护着彼此的安全。2. 初中生:作为家中的三卫,我和父母一起守护着家庭的和睦与幸福。3. 高中生:国家的三卫是军人、警察和边防人员,他们守卫着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 故事起源
- 三卫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非常担心自己的国家会受到外敌的侵犯,于是他派出了三位卫士守卫国家的边境。这三位卫士勇敢无畏,一直守护着国家的边境,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后来,人们用“三卫”来形容那些守卫和保护重要人物或事物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三卫”与保护、守卫等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三位勇敢的卫士守护着重要的人或事物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三卫是由形容词“三”和名词“卫”组成的固定搭配。
- 详细解释
- 三卫是由“三”和“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三”表示数量上的多,而“卫”指的是守卫的人或事物。三卫的含义是指有三个卫士,也可以泛指守卫的人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