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顽冥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完全不听劝告、固执己见的人。它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在决策或行动上坚持自己的立场,不顾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 例句
- 1. 他顽冥不化,一直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2. 这个学生顽冥不灵,老师的劝告他从不听。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刚愎自用、固执不化的性格。
- 基本解释
愚钝无知。 唐 陆龟蒙 《复友生论文书》:“僕虽极顽冥,亦知惴息汗下,见詆词之甚难,招祸患之甚易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譙訶不改,继以夏楚,而顽冥如故。” 郭沫若 《豕蹄·孟夫子出妻》:“ 孟子 是那样的顽冥,那样的把 孟夫人 看不起吗?”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顽冥相近或相对的成语,如“执迷不悟”、“固执己见”等,以加深对固执性格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顽冥不灵,一直坚持自己的错误答案。2. 初中生:她顽冥不化,不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3. 高中生:他顽冥不悔,一意孤行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4. 大学生:他们顽冥不变地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干扰。5. 成年人:公司的老板顽冥不灵,不听员工的意见,导致了很多问题。
- 故事起源
- 顽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讲述了鲁国的大夫子产对于鲁庄公的一项政策提出异议,坚持自己的观点,最终导致了鲁国的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这个故事成为了顽冥这个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顽”与“冥”两个字分别与“固执”和“迷糊”联系起来进行记忆。顽固的意思是固执不化,而冥迷糊的意思是不清楚、不明白。将这两个意思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记住顽冥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形容词构成,形容词之间没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 详细解释
- 顽冥是由“顽”和“冥”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顽指固执、不易改变,冥指愚昧、迷糊。顽冥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或改变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