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佛教语。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楞严经》卷二:“﹝佛告 阿难 :﹞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予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 唐 李华 《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於人法得无我,於观照得甚深。” 明 李贽 《心经提纲》:“然则观者但以自家智慧时常观照,则彼岸当自得之矣。” 鲁迅 《<华盖集>题记》:“我知道伟大的人物能洞见三世,观照一切,历大苦恼,尝大欢喜,发大慈悲。”
(2).显示;反映。 郭沫若 《今昔集·今天创作的道路》:“文艺活动当然不能除外。要站在这样一种批判的立场以观照人生,批判人生,领导人生。” 茅盾 《如何击退颓风》二:“凡是现实所有事,应当都在他观照之下,应当都在他的写作范围之内。”
- 基本含义
- 指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来自省、自警,使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 详细解释
- 观照是一个动词短语,由“观”和“照”两个字组成。观意为观察,照意为照顾。这个成语的含义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经验,来自省、自警,以免重蹈覆辙。它强调了借鉴他人的教训来避免自己犯同样错误的重要性。
- 使用场景
- 观照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指导和劝诫的场景中。在教育中,老师可以用观照来告诫学生要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在指导中,领导可以用观照来提醒下属要学会借鉴他人的经验,避免重复犯错。在劝诫中,长辈可以用观照来劝告晚辈要谨记他人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 故事起源
- 观照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德充符》。故事中,有一个叫德充符的人,他自命不凡,认为自己德行高尚,无需借鉴他人的经验。一次,他去拜访庄子,庄子听说了德充符的态度,便故意放一只破鼓在门口,等待德充符的反应。德充符见到破鼓后,不以为然地说:“这只破鼓怎么能发出好声音呢?”庄子听后,便教训德充符要观照别人的行为和经验,以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 词语结构
- 动词短语
- 例句
- 1. 我们应该观照他人的成功和失败,吸取经验教训。2. 他通过观照别人的错误,避免了自己犯同样的错误。3.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观照前人的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观照成语与观察和照顾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观察别人的行为,照顾自己的成长,从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观照相关的成语,如“观风察俗”、“观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观照爸爸妈妈的行为,学会做一个懂事的孩子。2. 初中生:我们应该观照前辈的经验,避免在学习上犯同样的错误。3. 高中生:观照他人的成功和失败,是成长的关键之一。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观照别人的职场经验,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