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款门的词语解释
款门的意思
拼音:kuǎn mén    注音:ㄎㄨㄢˇ ㄇㄣˊ
使用场景
款门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风度。它可以用来表达对一个人有礼貌、谦虚、恭敬的评价。例如,当你想形容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非常得体时,你可以说他“待人接物非常有款门”。
例句
1. 他待人接物非常有款门,深受大家的喜爱。2.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要学会有款门地与人交流。3. 他的服务态度非常有款门,经常受到客户的赞扬。
基本含义
指人情世故、待人接物的礼节规范。
基本解释

(1).敲门。《晏子春秋·杂上十二》:“ 景公 饮酒,夜移于 晏子 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一日,有道人状貌甚伟,款门求见。” 清 戴名世 《游吼山记》:“维舟登岸,寻之,得一尼庵。款门入,盖皆石壁环焉。”
(2).犹款塞。 明 唐顺之 《南征歌》:“军书插羽速星奔, 邛 僰 夷王尽款门。”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传统礼仪和文化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中国的礼仪、礼节和传统文化的知识。这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款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会有款门地对待老师和同学。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学会有款门地与老师和同学相处。3. 高中生:在社交场合中,我们要学会有款门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具备有款门的素养,以展现出自己的成熟和修养。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有款门地与同事和客户相处,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故事起源
款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场。在古代,官员们都需要学习官场的礼仪规范,以展现出自己的修养和风度。因此,学习款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能力。这个成语传承至今,并且广泛应用于社交场合。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来到一个门前,门上写着“款门”两个字,提醒自己在进入社交场合时要遵守礼仪规范,待人接物要有礼貌和谦虚的态度。
词语结构
款门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别的结构。
详细解释
款门是由“款”和“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款”指待人接物时的礼节规范,“门”指门户之道。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应遵守的礼仪规范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它强调了人际交往中的礼貌、尊重和谦虚。
(0)
诗文中出现“款门”的诗词

谒考亭朱夫子祠

嘉树何莞莞,方塘亦溶溶。

溪山幽胜处,中有夫子宫。

慨自孔孟殁,秦坑焰复红。

吾道殆欲熄,斯人如盲聋。

天未丧斯文,乃启洛水翁。

茫茫寻坠绪,恳恳开群蒙。

夫子振其后,超然盖世雄。

六籍重研究,心与往圣通。

长风扫阴翳,皦日行晴空。

明王旷不作,天下孰予宗。

䲭枭噪威凤,蜿蜒嘲神龙。

携持二三子,讲道空山中。

昕夕弦与颂,衿佩何雍容。

至今建溪上,断断驺鲁风。

乘鹥溘遐逝,声光赫无穷。

嗟予生已晚,慕道恒忡忡。

少壮不自力,倏觉头欲童。

兹晨款门墙,再拜涕沾胸。

九原如可作,执鞭以相从。

(0)

游空山

阅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马缘山腹。

古柏屹如苍龙起,绝磴盘作长蛇曲。

气力已惫意未歇,市声不到境尤肃。

款门径谒紫金像,邃殿苒苒来香馥。

褰衣却上清虚阁,丛林障我千里目。

嘉名大榜起何人,来者先自叹烦促。

时于缺罅见一一,烟江黛嶂堆青绿。

先人昔此断还往,三年学古忘幽独。

当时诗板今无在,只馀石刻记经轴。

拂尘再诵心欲折,世态万变流光速。

我方投迹随喧鬨,文字堆床未尽读。

山中宴坐亦所愿,那得宽闲继前躅。

留连两日同僧饭,更念重来几凉燠。

作诗强写无穷悲,天风为我号寒木。

(0)

观从吾登炉峰绝顶戏赠

道人不奈登山癖,日暮犹思绝栈云。

岩底独行窝虎穴,峰头清啸乱猿群。

清溪月出时寻寺,归棹城隅夜款门

可笑中郎无好兴,独留松院坐黄昏。

(0)

醉落魄.海棠

马蹄尘扑。春风得意笙歌逐。款门不问谁家竹。

只拣红妆,高处烧银烛。碧鸡坊里花如屋。

燕王宫下花成谷。不须悔唱关山曲。

只为海棠,也合来西蜀。

(0)

自咏闲适

残年邻曲幸相依,真似辽天老鹤归。

荷浦未疏鱼正美,豆畦欲暗雉初肥。

款门路近时看竹,送酒人多不典衣。

最喜夕阳闲望处,数家垣屋锁烟霏。

(0)

四月二十三日作二首·其一

飐飐荷离水,翩翩燕出巢。

苔添雨后晕,笋放露中梢。

世路千重浪,生涯一把茅。

款门僧亦绝,无句鍊推敲。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