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学习其他相关成语
- 可以学习其他与家庭关系、尊敬长辈有关的成语,如“尊师重道”、“敬老尊贤”等,进一步拓展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尚父,每天都帮爸爸做家务。2. 初中生:他是个尚父的好孩子,对父亲非常尊敬。3. 高中生:尚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该坚守的价值观念。
- 2. 树的形象
- 可以将孟子种树的故事与尚父这个成语联系起来,将树的形象与尊敬父亲的意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使用场景
- 尚父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父亲或长辈的尊敬和敬仰。可以在家庭场合、教育场合、文化传统传承等场景中使用。比如,可以用在表示对父亲的生日祝福,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等情境中。
- 例句
- 1. 他一直尚父,从不违背父亲的意愿。2. 孩子们都很尚父,他们对父亲非常尊敬。
- 基本含义
- 尊敬父亲,尊重父辈。
- 基本解释
亦作“ 尚甫 ”。1.指 周 吕望 。意为可尊敬的父辈。《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毛 传:“尚父,可尚可父。” 郑玄 笺:“尚父, 吕望 也。尊称焉。”一说为 吕望 之字。 马瑞辰 通释:“‘父’与‘甫’同。甫为男子美称, 尚父 其字也,犹 山甫 、 孔父 之属。”《艺文类聚》卷二八引 汉 班彪 《游居赋》:“想 尚甫 之威虞,号苍兕而明誓。” 宋 张元干 《满庭芳》词:“比 渭 滨甲子, 尚父 难兄。” 清 唐孙华 《磻溪》诗:“ 尚父 精神老更遒,一竿唾手取神州。”
(2).后世用以尊礼大臣的称号。《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至西京,为太师,号曰尚父。”《新唐书·郭子仪传》:“ 德宗 嗣位,詔还朝,摄冢宰,充山陵使,赐号‘尚父’。”《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帝矍然欲翦除,而惮其握兵,因尊为尚父。”《三国演义》第八回:“﹝ 卓 ﹞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
- 延伸学习
- 1. 了解孝道:尚父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可以深入学习孝道的概念和重要性,了解中国文化中对家庭关系的看重。
- 故事起源
- 尚父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孝子。相传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孟子的哲学家,他的父亲过世后,他非常尊敬父亲,为了纪念父亲,他在自己的家门口种下了一棵树,每天都会去照顾它。后来,这棵树长得非常茂盛,孟子的邻居们都很羡慕,纷纷向他请教如何种植。孟子告诉他们说:“我只是尚父而已。”这就是尚父这个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1. 与父亲的关系:尚父这个成语与父亲的关系密切,可以通过与父亲的关系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发音。
- 词语结构
- 尚父是一个由形容词和名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尚”表示尊敬、推崇的意思,名词“父”表示父亲或长辈。
- 详细解释
- 尚父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尚意为尊敬、推崇,父指的是父亲或长辈。尚父表示对父亲或长辈的尊重和敬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这个成语强调子女对父辈的孝敬和尊重,体现了家庭中的亲情和尊老爱幼的传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