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沉香亭”。 唐 时宫中亭名。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 北倚阑干。”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 开元 中,禁中重芍药,即今之牡丹也,得数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於 兴庆池 东, 沉香亭 前……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 李龟年 持金花牋,宣赐翰林 李白 立进《清平调辞》三章。”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料来春困把湖山倚。偏疑: 沉香亭 北 太真妃 。”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修养和品德高尚,像沉香木一样香气扑鼻。
- 详细解释
- 沈香木是一种香料木材,具有浓郁的香气。沈香亭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修养深厚,像沉香一样散发着香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修养深厚,或者形容某个地方的环境优雅,气氛宜人。
- 故事起源
- 传说古代有位名叫沈香的学者,他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深受人们的尊重和喜爱。有一次,沈香参加科举考试,考官看到他的文章后,深受感动,觉得他的修养和品德就像沉香一样香气扑鼻,于是称他为“沈香亭”。从此,人们用“沈香亭”来形容品德高尚、修养深厚的人。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沈香”、“亭”。
-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总是那么优雅,真是一个沈香亭。2. 这个公园环境优美,宛如沈香亭般令人心旷神怡。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沈香亭”和沉香木的香气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修养高尚的人或者一个优雅的地方,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沉香木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其他与品德修养相关的成语,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德高望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班主任是一个沈香亭,她总是温和友善地对待我们。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沈香亭,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他的演讲令人震撼,完全展现了一个沈香亭的风范。4. 大学生:这个校园的环境真是沈香亭般的美丽,每天都让人心情愉悦。5. 成年人:他的修养和品德让人敬佩,真是一个沈香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