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六逸的词语解释
六逸的意思
拼音:liù yì    注音:ㄌㄧㄨˋ ㄧˋ
使用场景
六逸一词常用于赞美某人的才华横溢、能力非凡。可以用来形容各个领域的人才,如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
例句
1. 他是个六逸,不仅在音乐上有才华,在文学方面也是一流的。2. 她是个六逸,擅长写作、绘画以及舞蹈,无所不能。
基本含义
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基本解释

指 竹溪 六逸。《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 李白 ﹞更客 任城 ,与 孔巢父 、 韩準 、 裴政 、 张叔明 、 陶沔 居 徂来山 ,日沉饮,号‘ 竹溪 六逸’。” 金 郦权 《自鹤壁游善应洹山》诗:“同游成六逸,轰饮助高兴。” 明 无名氏 《飞丸记·发跡锄强》:“苍虬籜浮,金茎凤游,七贤六逸频呼酒。” 丁以布 《题三子游草》诗:“还应乐府歌《三妇》,六逸高风未渺漫。”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成语,如“七步之才”、“十全十美”等,来扩展对中国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六逸,不仅会唱歌跳舞,还会画画。2. 初中生:她是个六逸,不仅在学习上成绩优秀,还在音乐方面有很高的造诣。3. 高中生:他是个六逸,擅长文学、音乐和体育,是我们学校的一面旗帜。4. 大学生:她是个六逸,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很高的造诣,还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色。
故事起源
六逸一词最早出现在《东观汉记》中。相传,汉朝时期,有一位叫李六逸的人,他才华出众,擅长文学、音乐、书法、绘画、舞蹈和武术。因此,人们用“六逸”来形容才华出众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将六逸的发音联想为“流逸”,表示才华在各个领域中流动、自由自在。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六逸是由“六”和“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六是数字六,表示数量,逸表示出众、超群。六逸指的是才华出众、非常优秀的人才。
(0)
诗文中出现“六逸”的诗词

竹林七贤

赏静偏怜竹,宜人况有林。

七贤同远趣,千载有遗音。

避俗来深处,披衣卧绿阴。

玉人三四辈,风箨短长吟。

翠入刘伶酒,声随叔夜琴。

溪干唐六逸,先后许论心。

(0)

守溪

爱是双溪故居好,百年遗泽与人俱。

保雌大觉聃翁胜,改姓直嫌柳子愚。

旧有一隈鱼十顷,新招六逸竹千株。

买书教子非无益,菱角鸡头总入租。

(0)

代谢人见惠墨竹

纷纷桃李皆凡俗,四时之中惟有竹。

非惟苍翠列风轻,对之自觉清人肉。

羡君年少多才艺,笔墨潜偷造化力。

扫出一枝爰惠我,清阴翠色惊满幅。

嗟我得之喜何以,贪夫忽获珠盈斛。

朝夕捧玩不知疲,如在太白楼上宿。

遽令标轴挂壁间,劲节直日长目前。

不必溪边寻六逸,不必林间访七贤。

岂使阎本与王维,独擅古念称神师。

又有屏间名浪得,误墨成形何足奇。

未若一笔扫一枝,渭川移来人莫疑。

珍藏欲默默不得,命笺索笔成新诗。

诗穷纸满意不尽,阁笔无语愧才稀。

(0)

竹溪

竹溪之水清且涟,竹溪之竹多如烟。

竹溪主人懒出仕,三十躬耕溪上田。

借问竹溪何所在,西望玉山东近海。

一都门户五千家,十代衣冠三百载。

城中有客过竹溪,尽说王家风景奇。

风景虽奇何足数,主人心事吾能知。

溪南溪北皆春水,岂但楼船往来此。

种竹不种杨柳枝,非畏旁人呼俗子。

古人沧浪歌濯缨,濯缨为怕尘埃生。

主人日日临溪水,要濯此心如镜明。

竹林虽曰主人主,常年亦听都氓取。

扫叶为薪笋疗饥,贫寒开口何曾沮。

君不见七贤六逸风流师,兰亭修褉夸文辞。

烦君从事汤盘刻,更读少陵桃树诗。

(0)

满庭芳.寿范竹友老乡长

淇澳风清,渭川月朗,此时天产耆英。

苍苍标格,挺出白云层。

最好坚心劲节,傲多少、桃李虚情。

人都道,孙枝子叶,早已肖龙形。

长春,曾不老,襟怀一片,玉立冰清。

喜七贤六逸,总是交朋。

试听铿金戛玉,玉堂上压倒梅兄。

君知否,平安信好,永耐岁寒盟。

(0)

竹林书屋

王郎高标绝尘俗,牵茅自结清风屋。

屋中充栋积古书,屋外循檐种修竹。

离离实垂珠,森森笋抽玉。

鸾凤食有馀,虎豹文亦足。

时时把书卷,自向竹下读。

礼义深服膺,圣贤常在目。

王郎学道今有年,半是臞儒半是仙。

清脩酷与此君似,中通外润直且坚。

平生不作桃李媚,岁寒风节恒凛然。

不随沉湎唐六逸,不效旷达晋七贤。

净扫仙石坛,焚香究玄玄。

客来不交语,共坐蔚蓝天。

蒲轮他日访幽侧,以道匡君流惠泽。

功成太史不一书,却汗青青为简策。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