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文人雅士、才子佳人等有才情并具有风采的人。
- 例句
- 1. 他不仅有着卓越的才华,还具备名士风流的气质。2. 她的优雅举止和高尚品德让人感叹她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名士风流。
- 基本含义
- 指有才学、品德高尚的人,以及他们的优雅风采。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名士风流相关的成语,如“风华绝代”、“才子佳人”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文人雅士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像名士风流一样,努力学习,做一个有才华又有品德的人。2. 初中生: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具备名士风流的气质,深受同学们的尊敬。3. 高中生:她的才华和优雅让她成为了学校的名士风流,备受学弟学妹们的仰慕。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才华和品德,追求名士风流的境界。
-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公欲使人,问于左右,曰:‘孰可?’对曰:‘名士风流者可。’”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名士风流与有才学、品德高尚、优雅风采等关键词联想,同时结合例句来记忆。
- 词语结构
- 名士 + 风流
- 词语解释
- míng shì fēng liú ㄇㄧㄥˊ ㄕㄧˋ ㄈㄥ ㄌㄧㄨˊ
名士风流(名士風流)
(1).指名士的风度、气韵。《后汉书·方术传论》:“ 汉 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 袁侍中 曰:‘ 殷仲堪 何如 韩康伯 ?’答曰:‘……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 殷 不及 康 。’”
(2). 魏 晋 文士尚玄学鄙礼法,故后世多以“名士风流”指文人放达潇洒的风貌。 清 沉初 《西清笔记·记名迹》:“ 文敏 图其景絶妙,树木森秀,气象开远,堂中宾主坐对,妓奉觴侍,人仅寸许,而尽态极研,具见名士风流之致。”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愫方 有三十岁上下的模样,生在 江 南的世家,父亲也是个名士。名士风流,身后非常萧条。”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