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西省的词语解释
西省的意思
拼音:xī shěng    注音:ㄒㄧ ㄕㄥˇ
基本解释

(1). 汉 永乐宫 之司署,掌管宫内罪罚。《后汉书·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 夏惲 、 封諝 ﹞等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
(2).中书省的别称。《南史·王韶之传》:“ 晋帝 自 孝武 ( 司马炎 )以来,常居内殿,武官主书於中通呈,以省官一人管詔誥,住西省,因谓之西省郎。” 宋 苏轼 《再次韵答完夫穆父》:“岂知西省深严地,也著 东坡 病瘦身。”
(3). 陕西省 西安市 的俗称。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八章:“一心一意种庄稼呀?再不到 西省 去收破烂哩?”

基本含义
指通过节约开支或避免浪费而节省资金或资源。
详细解释
西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西”和“省”两个字组成。西,表示方向上的远离,引申为避免、减少的意思;省,表示节省、节约的意思。西省的基本含义是通过节约开支或避免浪费而节省资金或资源。
使用场景
西省常用于描述个人或组织在经济上的节约行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生活开支的节制,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企业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此外,西省也可以用于政府行为,表示政府在财政或资源管理上的节约和合理分配。
故事起源
关于西省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资料,但西省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中国历史上,节约与俭朴一直被视为美德,因此西省的概念也在民间文化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
词语结构
西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定的固定结构。
例句
1. 她一直都很西省,从不乱花钱。2. 这家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非常西省,减少了许多浪费。3. 政府应该加强财政管理,提倡西省,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西省”与“节约”、“节省”等含义相关的词语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将例句与具体场景结合,形成图像记忆,帮助记忆西省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节约、节省相关的成语,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精打细算”等,扩大对节约和资源管理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会西省,不再乱花零花钱。2. 初中生:我们应该提倡西省,减少浪费,保护环境。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强财政管理,提倡西省,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福利。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会西省,合理安排时间和金钱,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0)
诗文中出现“西省”的诗词

次韵答李端叔

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

已入西羌度沙碛,又从东海看涛山。

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西省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

(0)

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无因同饮,聊咏所怀

劳将箬下忘忧物,寄与江城爱酒翁。

铛脚三州何处会,瓮头一盏几时同。

倾如竹叶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

莫怪殷勤醉相忆,曾陪西省与南宫。

(0)

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

去岁清明日,南巴古郡楼。

今年寒食夜,西省凤池头。

并上新人直,难随旧伴游。

诚知视草贵,未免对花愁。

鬓发茎茎日,光阴寸寸流。

经春不同宿,何异在忠州。

(0)

忆北山梨花

去年清明花正繁,骑马晓出神策门。

千桃万李看未了,小径更入梨花村。

低枝初开带宿雨,高树烂日迷朝暾。

柔肤凝脂暖欲滴,香髓人面春无痕。

青霞玲珑翠羽乱,白雪照耀琼瑶温。

折花对酒藉草坐,花气暗扑黄金尊。

薛君起舞为我寿,劝我一曲招花魂。

须臾明月忽到树,主人送客唯留髡。

巾罗欹斜乌帽落,醉眼况复知清浑。

村中至今为故事,笑我自是刘伶孙。

我惭不答窃自庆,大抵此乐皆君恩。

今年清明空西省,雷雨两日如翻盆。

群花削迹净如扫,众绿既暗不可扪。

岂无青钱换斗酒,案牍杂沓穷晨昏。

伻来督责至诃詈,面微发红气每吞。

未能抟摇跨雕鹗,讵免束缚同鸡豚。

人生屈辱乃淬砺,百炼正欲逢盘根。

自知力不举一羽,强欲扛鼎追乌贲。

晚晴汲井试新火,紫笋绿薤共盘餐。

归来饭饱对妻子,万事反复何足论。

(0)

再次韵答完夫穆父

掖垣老吏识郎君,并辔天街两绝尘。

汗血固应生有种,夜光那复困无因。

岂知西省深严地,也著东坡病瘦身。

免使谪仙明月下,狂歌对影只三人。

(0)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

恩沾谴雪几人同,归宰湘阴六月中。

商岭马嘶残暑雨,席帆高挂早秋风。

贡名频向书闱失,飞檄曾传朔漠空。

西省尚嗟君宦远,水鸡啼处莫听鸿。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