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君主治国之道。《管子·明法》:“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荀子·正论》:“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韩非子·爱臣》:“是以姦臣蕃息,主道衰亡。”《吕氏春秋·分职》:“人主之不通主道者,则不然。”
(2).谓古代在丧礼中为死者立神主的道理。《礼记·檀弓下》:“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爱之斯録之矣,敬之斯尽其道焉耳。重,主道也。” 郑玄 注:“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 孔颖达 疏:“言始死作重,犹若吉祭木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丧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晋书·礼志中》:“以二瓦器盛始死之祭,繫於木,裹以苇席,置庭中,近南,名为重,今之凶门是其象也。礼,既虞而作主。今未葬,未有主,故以重当之。《礼》称为主道,此其义也。”
(3).犹言东道。 宋 梅尧臣 《沉学士景休知真州》诗:“家风自有 东阳 咏,主道新移 北海 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我与 次 兄原有主道,正该少申敬意。”
- 英文翻译
1.main stem
- 基本含义
- 主要的道路或主干道,也指核心或主要的方向。
- 详细解释
- 主道是由“主”和“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主指主要或核心的意思,道指道路。主道一词可以指主要的道路或主干道,也可以引申为指核心或主要的方向。
- 使用场景
- 主道常用于描述交通路线或方向,也可以用于比喻指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应该坚持的主要方向。此外,主道也可用于形容某个事物的主要要素或核心部分。
- 故事起源
- 主道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原文是“秦始皇置酒高宴,嫂弟章邯独辞曰:‘臣闻主道不可失,臣请饮别酒。’”这个故事讲述了秦始皇宴请大臣时,章邯以“主道不可失”为由辞别宴席。这个故事中的主道指的是主要的道路或核心的方向,后来成为了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道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 1. 他走在主道上,步履坚定,永不动摇。2.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明确主道,不要走偏。3. 他们的合作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共同目标的主道上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把“主道”这个成语与主要的道路或核心的方向联系起来,想象自己走在一条宽阔明亮的主干道上,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交通路线、方向和目标相关的成语,如“出发点”、“方向感”、“目标明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会走在主道上去上学。2. 初中生:在学习中,我们要坚持主道,不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3. 高中生: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主道,勇往直前。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主道,努力实现个人发展和成长。5. 成年人:工作中,我们要牢记主道,不忘初心,为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