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避正堂的词语解释
避正堂的意思
拼音:bì zhèng táng    注音:ㄅㄧˋ ㄓㄥˋ ㄊㄤˊ
基本解释

(1).见“ 避正殿 ”。
(2).谓让出正厅。表示恭敬。《汉书·曹参传》:“闻 胶西 有 盖公 ,善治 黄 老 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 盖公 , 盖公 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 参 於是避正堂,舍 盖公 焉。” 晋 皇甫谧 《高士传·盖公》:“ 参 ( 曹参 )悦,乃避正堂舍之,师事之。”亦省作“ 避堂 ”。 唐 苏颋 《奉和崔尚书赠大理陆卿鸿胪刘卿见示之作》:“避堂貽后政,扫第发前机。” 宋 范成大 《寄题鹿伯可见一堂》诗之一:“聊攀铁锁问何似,岂敢避堂邀 盖公 ?”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七:“ 子房 之师,实维 黄石 ; 曹参 避堂,以舍 盖公 。”

基本含义
指避开正堂或正式场合,表示回避正面冲突或避免尴尬。
详细解释
正堂是古代官宅或府邸中的正厅,是举办正式场合或接待贵宾的地方。避正堂意味着回避正式场合,避免与人正面冲突或尴尬。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避开纷争、避免冲突的智慧之举。
使用场景
避正堂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冲突或尴尬的情况下,以巧妙的方式回避或避免与人正面交锋。可以用于描述工作场合、人际关系、家庭纠纷等各种情况。
故事起源
成语“避正堂”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伊川的官员,他在官场上一直保持低调,不与人争斗,也不主动插手政治纷争。有一次,他被任命为某地方的知县,但他却拒绝了正式的官厅,而是住在旁边的一间小屋里,避开了正堂。他的做法被认为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因为他避免了与其他官员的争斗和纠纷,保持了自己的清白和低调。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由“避”和“正堂”两个词组成。
例句
1. 在公司开会时,如果有争议,我们应该避正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2. 他遇到了一个难题,但他却选择了避正堂,以免和同事发生争执。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避正堂”与避开正厅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正堂上发生了争执或尴尬的情况,然后想象自己巧妙地避开了正堂,避免了冲突和尴尬。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等,这些成语都是描述避免冲突和尴尬的智慧之举。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学校里遇到了欺负我的同学,但我选择避正堂,不和他们吵架。2. 初中生:老师在课堂上批评了我的作业,我没有和她争论,而是避正堂,私下里请教了她。3. 高中生:在班级里发生了纷争,我选择了避正堂,不参与其中,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4. 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个与我意见不合的同学,我避开了正堂,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个与我意见不合的同事,我避正堂,通过妥协和合作解决了问题。
(0)
诗文中出现“避正堂”的诗词

依韵和孙勉教授

汝阴先生学虽兴,官职冷静真如冰。

门前鸟雀可罗网,甑中埃墨随炊蒸。

收拾人才妙长养,落笔虽误犹成蝇。

至于败群亦不受,画脂徒费知难凝。

从来说详富学海,发挥春秋破晻暧。

仲舒玉杯足瑕颣,中散珠船不光彩。

著书固知非一日,作诗又欲重千载。

公卿争迎为上客,信知淮楚文章伯。

应许曹参避正堂,未甘贾谊虚前席。

男儿富贵固有时,如何宦达微愆期。

衮衣绣裳毕竟在,祇是即今髭鬓改。

平生耿介性不容,凛凛劲节凌秋风。

金华中丞最称赏,惜也未老先龙钟。

去人阖棺命云促,浮生瞬息风中烛。

华萼飘零不得归,涕泪数行悲手足。

顾予未放雪满颠,乞得清颍如升仙。

喜闻故人在学校,宛若见面初开笺。

扬州骑鹤未足羡,便欲共醉花中间。

西湖风景事事好,不似吴越惟无山。

海棠方恨我来迟,君欲归去将何之。

期向圣时同尽瘁,况复交情淡如水。

他年若和傅说羹,免使盐梅鼎颠趾。

(0)

奉陪婺州守南楼宴集

溪山自昔东阳胜,宾客偏于北海多。

四坐英标真倚玉,一时雄辨剧悬河。

淹留惭应三刀梦,岂弟仍传五裤歌。

避正堂延盖老,待将清净继萧何。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