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冻笋一词多用于形容事物的发展停滞不前的情况,比如企业的业务停滞,学生的学习进展缓慢等。
- 例句
- 1. 这家公司的业务一直冻笋,没有什么进展。2. 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一直冻笋,没有明显的提高。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在严寒环境中冻结成形,比喻事物停滞不前,没有发展。
- 基本解释
冬末早春出生的竹笋。 宋 苏轼 《新年》诗之三:“更待春雷发,先催冻笋生。” 宋 苏轼 《和王巩并次韵》之一:“春蔬黄土软,冻笋苍崖拆。” 宋 苏辙 《次韵子瞻送范景仁游嵩洛》:“平林抽冻笋,奇艷变山丹。”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发展停滞相关的成语,如“滞后”、“停滞不前”等,扩大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小动画片的剧情一直冻笋,没有什么新的发展。2. 初中生:我觉得我们班的足球队实力一直冻笋,没有明显的提高。3. 高中生:这个地方的经济一直冻笋,没有什么新的发展项目。
- 故事起源
- 冻笋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韩信降楚世家》:“韩信之东破赵,南取楚,西举齐,北临燕、赵,天下莫能敌者,然后冻笋之计也。”据说,韩信在作战时利用冻笋的计策,让敌人误以为冻笋上有军队,以此迷惑敌人,最终成功取胜。后来,人们将此计策称为“冻笋之计”,并形成了冻笋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冻笋的形象与事物停滞不前的情况联系在一起,加深记忆。可以想象一根竹笋被冻结成冰,无法生长,从而联想到冻笋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 详细解释
- 冻笋这个成语是由“冻”和“笋”两个字组成的。冻,指的是水在低温环境下变成冰;笋,指的是竹子的嫩芽。成语的意思是指水中的竹笋在冬天被冻结成冰,不能继续生长。引申为比喻事物停滞不前,没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