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和息的词语解释
和息的意思
拼音:hé xī    注音:ㄏㄜˊ ㄒㄧ
基本解释

犹和解。《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查 家﹞情愿把坟界相让讲和…… 鲜于太守 准了和息,将 查 家薄加罚治。”《红楼梦》第三一回:“必定是你们两口儿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息和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彼得所欲,其怨自解,如人世之有和息也。”参见“ 和解 ”。

基本含义
指和睦相处,消除矛盾,达到和平的状态。
详细解释
和息是由“和”和“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和”表示和谐、和睦,而“息”表示停止、消除。和息的含义是指通过和谐相处、消除矛盾,达到和平的状态。
使用场景
和息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和谐,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和谐、国家和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表达希望人们能够和平相处、消除纷争的愿望。
故事起源
和息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十五年》。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昭公和国相季孙行父之间发生了矛盾,导致国家内部不和。昭公向季孙行父发出了和好的信函,表达了自己消除矛盾、达到和平的愿望。季孙行父看到信函后,立即回信表示愿意和好。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和息”这个成语的来源。
词语结构
成语“和息”的结构是“和”+“息”,其中“和”表示和谐、和睦,而“息”表示停止、消除。
例句
1. 他们经过协商,最终和息了彼此之间的矛盾。2. 在和平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和息地生活。3. 通过双方的努力,他们终于实现了和息,重修旧好。
记忆技巧
可以将“和息”这个成语联想成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像火焰一样燃烧,但随着他们的努力,火焰逐渐消失,最终和平达成,形成和谐的状态。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和息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和平、和谐相关的成语,如“和衷共济”、“和气生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之间要和息相处,不要吵架。2. 初中生:在一个和息的社会中,人们可以享受更多的安宁和幸福。3. 高中生:希望世界各国之间能够和息相处,实现和平与发展。
(0)
诗文中出现“和息”的诗词

保生铭

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

睡不苦高枕,唾涕不远顾。

寅丑日剪甲,理发须百度。

饱则立小便,饥乃坐漩溺。

行坐莫当风,居处无小隙。

向北大小便,一生昏幂幂。

日月固然忌,水火仍畏避。

每夜洗脚卧,饱食终无益。

忍辱为上乘,谗言断亲戚。

思虑最伤神,喜怒伤和息

每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

平明欲起时,下床先左脚。

一日免灾咎,去邪兼辟恶。

但能七星步,令人长寿乐。

酸味伤于筋,辛味损正气。

苦则损于心,甘则伤其志。

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

春夏任宣通,秋冬固阳事。

独卧是守真,慎静最为贵。

财帛生有分,知是将为利。

强知是大患,少欲终无累。

神气自然存,学道须终始。

书于壁户间,将用传君子。

(0)

青梅引

我笑迷人,不信乖劣。痴心恋,贪名利萦系。

落魄狂游,每将术艺养道,用安身己。道知和息

藜杖药瓢,蓑衣蛮笠。

纵大地有满地正珠,那的直甚闲气。

无限峰峦耸翠。

略撰个茅庵,用做栖心,幸有灵苗裔。更兼泉水。

饥渴自然无痴。独坐深山里。

闷看乾坤间隔,望落落如晓星之势。

再遇何年,驾云朝上帝。

(0)

蓬莱阁.赠赵公

当周急。惯曾为侣偏怜客。偏怜客。

成人之美,自无障隔。遇予好把精微测。

拯危救苦扶持溺。扶持溺。自然通道,气神和息

(0)

鹧鸪天·其十五丁卯岁寿太夫人

诞节初开七秩祥。今秋仍喜十分凉。

称觞堂下孙和息,备福人间寿且康。

从庾岭,到章江。两州元自接封疆。

儿曹此去分风月,莱彩潘舆乐未央。

(0)

探梅

为访琼枝趁早开,岭南岭北自徘徊。

花知腊尽冲寒放,人爱春先踏冻来。

令我罗浮增旧梦,凭君邮驿寄新梅。

但教肯漏消和息,不愁东风唤不回。

(0)

哭张芷园·其一

贵乎立教首,不在败与成。

世鲜女娲手,石破天以惊。

和息其马,悲泉瘗日兄。

月斧缺不修,无能补剕黥。

江河流赤血,白昼夔魑行。

高冠奋长剑,武义何璜璜。

周无未献地,矢志坚众城。

讵异齐岛士,五百殉一贞。

头行三十里,怒面切羌生。

至今风雨夜,每见战血赪。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