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手实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具有实际行动能力,有能力将计划或承诺付诸实施。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实际行动能力,也可以用于批评一个人只停留在空话或计划上,缺乏实际行动。
- 例句
- 1. 他不仅说得好,而且做得也很手实。2.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很手实,能够迅速将计划付诸实施。3. 他的承诺从来都只是空话,缺乏手实。
- 基本含义
- 指能够实际行动,具体落实的意思。
- 基本解释
唐 代民户户口和占有土地的实况记录。 唐 制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平时每年把人口及其所占田亩据实造册,再据此编成计帐,送州申报尚书省,作为全国户籍的底本。 长庆 四年, 元稹 在 同州 采取整顿赋税措施,令百姓自报,称“自通手实状”。 宋 吕惠卿 行手实法,时亦称“ 手实 ”。 宋 苏轼 《吕惠卿责授节度副使》:“手实之祸,下及鷄豚。” 宋 苏辙 《民赋叙》:“ 熙寧 中 吕惠卿 復建手实,抉私隐,崇告訐,以实贫富之等。”参阅《新唐书·食货志一》、 唐 元稹 《同州奏均田状》、《宋史·食货志上五》。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实际行动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等,以加深对实际行动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手实的同学一起玩,因为他们总是能够兑现承诺。2. 初中生:老师评价我是一个手实的学生,因为我总是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参加各种活动。3. 高中生:考试前,我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执行,证明我是一个手实的学生。
- 故事起源
- 手实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据说,在古代有一个国家的国王,他经常许下各种承诺和计划,但很少能够真正付诸实施。因此,人们就用手实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只停留在口头上的承诺或计划,缺乏实际行动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手实成语与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来记忆。想象一个人动手去做事情,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就像手实一词所描述的那样。
- 词语结构
- 手实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手和实。手表示行动,实表示实际。通过将手和实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手实这个成语,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 详细解释
- 手实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真正付诸实际行动,不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承诺或计划。这个词语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