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赐爵位予前朝皇嗣。《清会典·吏部九·验封清吏司》:“五曰备恪,以卹胜国。 雍正 二年,詔访 明 代后嗣,得镶白旗 汉 军知府 朱之连 等六人引见。奉旨封 朱之连 为一等侯世袭。”
- 基本含义
- 指严肃认真地准备和恪守承诺,不敢怠慢。
- 详细解释
- 备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备指准备,恪指恪守。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之前非常认真地做好准备,并且在承诺之后严格遵守自己的诺言,不敢怠慢。
- 使用场景
- 备恪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其他事务中的态度。它强调了认真和负责的态度,鼓励人们不要怠慢自己的职责和承诺。
- 故事起源
- 备恪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三年》中,是描述齐国大夫季康子的故事。季康子是一个非常严肃认真的人,他总是准备充分并且恪守自己的承诺。因此,备恪成为了形容他的特点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备恪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备是动词,恪是宾语。
- 例句
- 1. 他备恪地准备了一整个月的演讲稿,以确保演讲的质量。2.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备恪的工作态度。3. 他备恪地恪守自己的承诺,从不说空话。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备恪的发音拆分成两个部分,备和恪。备可以联想到"准备",恪可以联想到"恪守"。这样,通过联想词语的意思,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备恪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备恪这个成语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认真、负责相关的成语,如“一丝不苟”、“尽职尽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备恪地准备了考试,终于得到了满分。2. 初中生:为了参加比赛,我备恪地练习了很多天。3. 高中生:我备恪地准备了大学申请材料,希望能被理想的大学录取。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备恪地组织了一场校园活动。5. 成年人:我备恪地准备了一份重要的报告,以确保其质量和准确性。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备恪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