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晋 罗友 为 桓温 下属,未受重用,同僚中有被任为郡守者, 桓温 设宴欢送, 罗友 很迟才到会, 桓 问其故, 友 答道:“民性饮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门,於中路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终惭,回还以解,不觉成淹缓之罪。”见《世说新语·任诞》“ 襄阳 罗友 有大韵”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后因以“鬼揶揄”为仕途坎坷之典。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 基本含义
- 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讽刺或嘲笑别人。
- 详细解释
- 鬼揶揄是一个描述讽刺或嘲笑的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以幽默的方式取笑或戏弄他人。这个成语中的“鬼”一词并不是指实际的鬼魂,而是表示讽刺或嘲笑的意思。揶揄则表示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调侃他人。使用这个成语时,通常是以一种轻松幽默的语气来表达不满或调侃他人的行为或言论。
- 使用场景
- 鬼揶揄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特别是在朋友之间的玩笑或调侃中。它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在某种情况下做出了愚蠢或荒谬的举动,或者是用于调侃某人的言论或观点。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 故事起源
- 关于鬼揶揄这个成语的故事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据说,在古代,有一个聪明机智的人经常用幽默和讽刺的方式来嘲笑和调侃别人。他的言论和行为总是能够引起众人的笑声,因此人们就用“鬼揶揄”来形容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并成为了描述幽默讽刺的一种常用表达方式。
- 词语结构
- 鬼揶揄这个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鬼”、“揶”和“揄”。其中,“鬼”表示讽刺或嘲笑的意思,“揶”表示以幽默的方式调侃他人,“揄”表示以轻松幽默的语气表达不满或嘲笑。这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 例句
- 1. 他经常用鬼揶揄的方式戏弄同学,但大家都知道他是在开玩笑。2. 她的幽默和鬼揶揄的言辞总是能够让人忍俊不禁。3. 这个笑话真是鬼揶揄,让我们都笑破了肚皮。
- 记忆技巧
- 要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忆。首先,记住“鬼”表示讽刺或嘲笑的意思。然后,记住“揶”表示以幽默的方式调侃他人。最后,记住“揄”表示以轻松幽默的语气表达不满或嘲笑。通过将这三个部分联想在一起,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鬼揶揄这个成语感兴趣,并想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研究中国古代的幽默文化和讽刺艺术。你可以阅读一些古代笑话和讽刺作品,了解古代人们如何运用幽默和讽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嘲笑”、“讥讽”等,以丰富你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鬼揶揄的方式逗乐了全班同学。2. 初中生:她喜欢用鬼揶揄的方式戏弄她的朋友。3. 高中生:他的幽默和鬼揶揄的言辞总是能够引起众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