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大自然的力量,如地震、海啸等;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类的力量,如盛大的庆典、宏伟的建筑等。
- 例句
- 1. 这场演出的规模之大,场面之宏伟,真是震象之作。2. 这次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是如此巨大,真是一场震象级的灾难。
- 基本含义
- 形容声势浩大,震撼人心。
- 基本解释
(1).《易·说卦》:“震为雷,为龙,为玄黄……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顙。” 高亨 注:“震为雷,雷之动迅速,此四种马行亦迅速,故曰。”后因以“震象”喻指骏马。 南朝 梁元帝 《答齐国饟马书》:“河精曜采,似 伏波 之铸铜;震象飞文,笑 东瀛 之刻玉。”
(2).《易·说卦》:“震为龙。”因以“震象”指帝王气象。《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一·北齐文武舞歌》:“仪协震象,乐均天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唐享太庙乐章》:“乾宫候色,震象增威。”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震象相关的成语,如“震耳欲聋”、“震撼人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学校举行了一场震象级的运动会,全校同学都参加了。2. 初中生:这个电影的特效非常震象,我觉得非常震撼人心。3. 高中生:这次地震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真是一场震象级的灾难。4. 大学生:我们学校的毕业典礼规模很大,真是一次震象之作。5. 成年人:这次选举的结果对整个国家都有着震象般的影响,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希望这个关于“震象”词语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史记·平准书》中有一段描写齐国平定乱兵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乱兵们在山上吃喝玩乐,不听命令,无视国家法纪。齐国国君齐桓公为了震慑乱兵,亲自带领大军前往山上,以威势震慑乱兵。乱兵们看到齐桓公的军队,被他们的威势所震撼,纷纷投降。从此,人们用“震象”来形容威势浩大,震撼人心的场景。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震象”与“声势浩大,震撼人心”这个基本含义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场地震或者一次盛大的庆典,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震象是一个动宾结构,由动词“震”和名词“象”组成。
- 详细解释
- 震象是指声势浩大,震撼人心的景象。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个事件或场景给人带来的巨大影响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