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箸论的词语解释
箸论的意思
拼音:zhù lùn    注音:ㄓㄨˋ ㄌㄨㄣˋ
基本解释

著作,论述。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前世箸论在诸子,未有率尔持辩者也。”

基本含义
指对事物的轻重、大小、优劣等进行评判和比较。
详细解释
箸,古代用来夹取食物的用具;论,指辨别事物是非优劣的思考和评判。箸论意指用夹取食物的箸子来比喻对事物进行评判和比较。
使用场景
箸论常用于形容人们对事物进行评判和比较的行为,尤其是在比较大小、优劣等方面。
故事起源
箸论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古代人们用箸子夹取食物时,通常会选择夹取最好的食物。因此,箸论逐渐引申为对事物进行评判和辨别优劣的行为。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名词“箸”和动词“论”组成。
例句
1. 他总是喜欢对别人的作品进行箸论,觉得自己的才是最好的。2.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箸论的能力非常重要。
记忆技巧
可以将“箸论”与夹取食物的动作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成对事物进行评判和比较的行为。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评判和比较相关的成语,例如“锱铢必较”、“一毛不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里箸论了一下大家的作品,觉得我的最棒!2. 初中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数学题,同学们纷纷箸论起来,争论不休。3. 高中生: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出来,同学们都开始箸论自己的志愿选择。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们经常箸论各自的工作经验和能力。5. 成人:在职场竞争中,箸论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善于辨别优劣和做出正确判断。
(0)
诗文中出现“箸论”的诗词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其七

君恩虽听罢居留,官拜维师命更优。

异物忽随黄石葬,晚年终负赤松游。

凭谁借箸论归马,无复停车问喘牛。

唯有功名书信史,肯同尘土一时休。

(0)

七夕奉怀洪文卿阁学·其二

直北星躔变旦昏,锋车自此罄黄坤。

日南烽火忧时泪,江表弦歌待士恩。

早识禁中需颇牧,暂令域外料曹孙。

庙堂驾驭增新政,好待归朝借箸论

(0)

奉和御制读前汉书·其二

子房天授汉,不战道尤尊。

秘法盈编受,危机借箸论

避封昭止足,辟谷厌尘喧。

莫讶萧规茂,从容有绪言。

(0)

奉和御製读前汉书

子房天授汉,不战道忧尊。
秘法盈编受,危机借箸论
避封昭止足,辟穀厌尘喧。
莫讶萧规茂,從容有绪言。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