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浮萍 fúpíng
[duckweed] 旧大陆的一种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须根。可入药
- 英文翻译
1.{植} (青萍) duckweed; Lemna minor; lesser duckweed;
- 详细解释
(1).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叶扁平,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花白色。可入中药。 三国 魏 何晏 《言志》诗:“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 晋 刘伶 《酒德颂》:“俯观万物扰扰,焉如 江 汉 之载浮萍。” 巴金 《苏堤》:“左边的水面是荷叶,是浮萍,是断梗密层层的一片。”
(2).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或变化无常的人世间。 汉 王褒 《九怀·尊嘉》:“窃哀兮浮萍,汎淫兮无根。” 唐 杜甫 《又呈窦使君》诗:“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 明 梁辰鱼 《四时花·怀金陵旧知》套曲:“嘆行藏,频看镜,大都尘世总浮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沧溟蔡姬》:“僦居穷巷,托迹浮萍。” 老舍 《四世同堂》九:“既无父母,她愿妥定的有个老家,好教自己觉得不是无根的浮萍。”
- 基本含义
- 指人或事物无根基,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立场或主张。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没有坚定的意志,没有主见,容易受他人影响,没有自己的立场。
-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片浮萍在江中漂流,遇到一片水草问道:“你为什么不扎根呢?”浮萍回答:“我害怕被人采摘。” 这个故事寓意着浮萍没有根基,没有立场,随波逐流。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浮萍一样,没有坚定的立场。2. 她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是浮萍般随波逐流。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浮萍比喻为没有根基的水草,形象地表示没有坚定立场的人或事物。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含有“浮”的成语,如“浮云蔽日”、“浮光掠影”等,深入学习这些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当一个浮萍,我要有自己的主见。2. 初中生:他在班级中总是浮萍一样,没有自己的立场。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不要像浮萍一样,要有坚定的意志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