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冥愚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愿意学习、思考或者固执己见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于某个问题的无知和无理。
- 例句
- 1. 他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真是冥愚至极。2. 这个人冥愚无知,不值得与他争论。
- 基本含义
- 指人愚昧无知,缺乏智慧和见识。
- 基本解释
犹愚昧。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然某虽至冥愚,内荷阁下之顾,夙夕感慨,思有所报。” 明 方孝孺 《深虑论》七:“后世虽有冥愚暴悍之主,天犹容而不遽絶之。”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智慧、知识相关的成语,如“智勇双全”、“明察秋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喜欢读书,总是不肯学习,真是太冥愚了。2. 初中生:他拒绝接受新观点,只相信自己的看法,真是冥愚之人。3. 高中生:他从不关心社会动态,对时事一无所知,真是冥愚至极。
-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以为自己的牛是唯一的黑牛,因此被人揭穿后被视为冥愚之人。这个故事成为了“冥愚”这个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冥愚”中的“冥”字,它的发音和“明”字相似,但意思却完全相反。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冥愚”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 详细解释
- 冥愚是由“冥”和“愚”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冥指黑暗、昏暗,愚指愚昧、无知。冥愚表示一个人思想迟钝、见识浅薄、缺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