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cháo wén xī gǎi ㄔㄠˊ ㄨㄣˊ ㄒㄧ ㄍㄞˇ
朝闻夕改(朝聞夕改)
◎ 朝闻夕改 zhāowén-xīgǎi
[one heard in the morning and amended in the evening] 早上听见自己的过失,晚上就改正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或政策变化无常,一会儿说这样,一会儿又说那样。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做事不稳定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批评政策的变化频繁、不连贯。
- 故事起源
- 《汉书·光武中兴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汉光武帝刘秀在起兵反抗王莽的统治时,曾经在战前设宴招待将士。宴席上,有人对刘秀说:“王莽说你要造反,你是怎么想的?”刘秀回答说:“我只是为了保护百姓,没有造反的意思。”宴席结束后,刘秀又对将士们说:“我要造反,推翻王莽!”这个故事被后人形容为“朝闻夕改”。
- 词语结构
- 朝闻夕改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词语组成。
- 例句
- 1. 他的计划总是朝闻夕改,没有一点稳定性。2. 这个领导的决策太朝闻夕改了,让人难以跟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早晨听到一件事情后,晚上又改变了主意,形象地展示了朝闻夕改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反复无常”,“口是心非”等,来扩大对反复无常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朋友经常朝闻夕改,有时候说要去游乐园,到了晚上又改变主意了。2. 初中生:老师的规定总是朝闻夕改,我们都不知道下一次会有什么新规定。3. 高中生:政府的政策朝闻夕改,让人难以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