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胡床 ”。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又称交床。《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 裴松之 注引《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适渡, 超 等奄至,公犹坐胡牀不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自新》:“ 渊 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 唐 杜甫 《树间》诗:“几回霑叶露,乘月坐胡牀。”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交床》:“今之交牀,本自虏来,始名胡牀, 桓伊 下马据胡牀取笛三弄是也。 隋高祖 意在忌胡,器物涉胡言者,咸令改之,乃改交牀。” 宋 陶穀 《清异录·逍遥座》:“胡牀施转关以交足,穿便絛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 清 赵翼 《饭馀》诗:“携得胡牀临水坐,柳荫深处看荷花。”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下》:“先生杖履留春,老子胡牀玩月。”
- 基本含义
- 指胡乱摆放的床铺,比喻混乱无序的状况。
- 详细解释
- 胡床是由“胡”和“床”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胡”是指胡乱、杂乱无章的意思,“床”是指床铺。胡床的基本含义是指胡乱摆放的床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或情况的混乱无序。
- 使用场景
- 胡床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混乱无序的情况,比如:办公桌上的文件堆得乱七八糟,可以说是一张胡床;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很不整齐,房间里东西乱七八糟,也可以形容为胡床。
- 故事起源
- 胡床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可以推测它的来源与古代的生活习惯有关。古人的床铺往往是简单的,没有现代的床架和床垫,只是在地上铺上稻草或者毡子。如果床铺摆放得不整齐,稻草或毡子就会散乱,形成一张胡床。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形容词“胡”和名词“床”组成。
- 例句
- 1. 他的房间里一片胡床,找东西都找不到。2. 这个办公室的文件摆放得乱七八糟,简直是一片胡床。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床铺被人躺过后会凌乱不整,形成胡床,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1.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阅读成语词典或成语故事书籍。2. 学习其他与混乱无序相关的成语,如“乱七八糟”、“一团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书包里一片胡床,书本、铅笔都乱七八糟的。2. 初中生:我的房间像一张胡床,衣服、玩具都乱七八糟的。3. 高中生:这个仓库里的货物摆放得乱七八糟,简直是一片胡床。4. 大学生:这个实验室的仪器杂乱无序,就像一张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