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战国 时 楚国 与 魏国 的并称。《战国策·秦策一》:“举 赵 则 韩 必亡, 韩 亡则 荆 魏 不能独立。” 南朝 宋 袁淑 《效曹子建<白马篇>》诗:“ 荆 魏 多壮士, 宛 洛 富少年。”
- 基本含义
- 指荆州和魏国,用来形容两个地方或势力相互勾结,联合对抗共同的敌人。
- 详细解释
- 荆州和魏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个重要的地方或国家。成语“荆魏”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荆人将伐齐,故魏人救之。”意思是当时荆州要进攻齐国,魏国出兵援助荆州。后来,人们用“荆魏”来形容两个地方或势力相互勾结,联合对抗共同的敌人。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两个势力或团体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共同的敌人。也可用于形容两个地方或国家合作,共同应对某种挑战或问题。
-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其中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荆魏这个成语的起源就来自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
- 词语结构
- 荆魏是由两个地名组成的,表示两个地方或势力相互勾结。
- 例句
- 1. 在面对外来入侵时,荆魏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敌人。2. 这场比赛中,荆州队和魏国队荆魏一体,共同对抗强大的对手。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荆魏”联想为两个勇敢的战士,他们相互勾结,共同对抗敌人。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荆州和魏国的历史背景,以及《左传》中相关的故事和事件。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荆魏一体,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作业。2. 初中生: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应该荆魏一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3. 高中生:历史上,荆州和魏国曾经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外敌,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