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牵拽 ”。1.牵拉;拖带。《后汉书·申屠刚传》:“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於前,羣臣莫敢正言。”《宋书·谢灵运传》:“今虚声为罪,何酷如之……诚復内省不疚,而抱理莫申,是以牵曳疾病,束骸归欵。”《法苑珠林》卷二一:“故遣迎上像,初在举数人可举,今加以壮夫数十,确不移处,后更足以事力輲车牵拽,仅得上船。”《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汝便将木牛流马口内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背后 魏 兵赶到,牵拽不动,扛抬不去。”
(2).犹牵制。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一:“令 魏能 ……等渐那向东,傍城寨牵拽,如此则 契丹 必有后顾之忧,未敢轻议悬军深入。”
(3).犹言东拉西扯。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扳今掉古,牵曳不休,令人不耐。”
- 英文翻译
1.draw; drafting
- 基本含义
- 指牵引、拖拉。
- 详细解释
- 牵曳是一个动词,表示用绳子、索具等将物体拖拉或牵引。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或物被迫拖拽,缓慢前行或被束缚。
- 使用场景
- 牵曳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困境中被迫前行,或受到限制和束缚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状态。
- 故事起源
- 牵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在农田里,农民们常常使用牵引工具来拉动农具或拖拉农作物。这种被牵引的状态被引申为人们在生活中被迫拖拽、束缚的情景。
- 词语结构
- 牵曳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牵”和“曳”。其中,“牵”指用绳子或其他工具拉动,而“曳”表示拖拉、牵引。
-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艰难地牵曳着自己的身体,一步一步地前行。2. 这个项目的进展被各种问题所牵曳,无法顺利完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牵曳”这个成语与拖拉或牵引的动作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被牵引着缓慢前行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牵曳相关的成语,如“牵肠挂肚”、“牵强附会”等,可以帮助拓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妈妈帮我牵曳着骑车,我学会了如何平衡。2. 初中生:他因为犯了错而被牵曳着接受惩罚。3. 高中生:压力和困难牵曳着他们在备战高考的道路上前行。4. 大学生:他的热情和梦想牵曳着他奋斗,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