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以全局、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了解某一事物、情况或现象。
- 例句
- 1. 他站在高楼上,鸟瞰着整个城市的美景。2. 老师用地图向学生们鸟瞰整个国家的地理特点。3. 这本书通过鸟瞰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 反义词
仰望、仰视
- 基本含义
- 从高处俯视或远处眺望
- 基本解释
◎ 鸟瞰 niǎokàn
[get a bird’s-eye view] 从高处往下看
鸟瞰全城
◎ 鸟瞰 niǎokàn
(1) [bird’s-eye view]∶为地形测量或城市规划工作所拍摄的倾斜航空照片
(2) [general survey of a subject]∶事物的概括描写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视角、观察、全面了解相关的成语,如“鹰视狼顾”、“洞若观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站在山顶,鸟瞰着整个村庄的美景。2. 初中生:从飞机上鸟瞰大海的蓝色,真是美不胜收。3. 高中生:通过鸟瞰这个社会问题,我们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4. 大学生及以上:在旅行中,我常常选择高处俯瞰城市,享受鸟瞰的美景。
- 故事起源
- 鸟瞰一词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形容韩非子鸟瞰整个国家的情况,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鸟瞰”联想成鸟儿在高空中俯瞰景物的场景,通过想象自己站在高处或远处以鸟的视角来观察事物,加深对该成语的记忆。
- 词语结构
- 鸟瞰是由动词“鸟”和动词“瞰”组成的。
- 详细解释
(1).从高处俯视。 韩北屏 《非洲夜会·撒哈拉的落日》:“从飞机上鸟瞰这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刘绍棠 《西苑草》:“他们在宝塔下停了停,从这里可以鸟瞰西苑大学全景。”
(2).概略的观察。 朱自清 《白采的诗》:“他建筑的方术颇是巧妙:开场时全以对话人的气象暗示事件的发展,不用一些叙述的句子;却使我们鸟瞰了过去,寻思着将来。”
(3).概括的描写或论述。 鲁迅 《花边文学·化名新法》:“例如‘中国文艺年鉴社’所编的《中国文艺年鉴》前面的‘鸟瞰’。”
- 近义词
俯瞰、俯看、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