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琐言的词语解释
琐言的意思
拼音:suǒ yán    注音:ㄙㄨㄛˇ ㄧㄢˊ
使用场景
琐言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或嘲笑那些过于注重细节,而忽略了重要事物的人。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例如工作、学习、家庭或社交聚会等。当你觉得有人在无谓地纠结于琐碎的话题时,你可以使用琐言来表达你的不满或不耐烦。
例句
1. 我们开会的目的是讨论重要的问题,不要再纠结于琐言细节了。2. 别再说些琐碎的话题了,我们需要集中精力解决这个问题。
基本含义
琐碎的言论或话语。
基本解释

(1).琐碎的言谈;闲谈。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 王隐 、 何法盛 之徒所撰 晋 史,乃专访州閭细事,委巷琐言,聚而编之,目为鬼神传録,其事非要,其言不经。” 明 何景明 《淮水》诗:“维教言是由,毋琐言是谋,毋戏言是流。” 清 钮琇 《<觚賸>自序》:“姑存此日琐言。”
(2).记述逸闻、琐事的一种文章体裁。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史氏流别,殊途并騖。榷而为论,其流有十焉:一曰偏纪,二曰小録,三曰逸事,四曰琐言……若 刘义庆 《世説》, 裴荣期 《语林》, 孔思尚 《语録》, 阳玠松 《谈藪》。此之谓琐言者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沿袭》:“ 唐 孙光宪 有《北梦琐言》。按,《晋书》:‘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琐言》十一篇。’乃知古已有琐言。”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正史以外,有以偏方为纪者……有以一言一事为纪者,如 刘知几 所称琐言当以 刘义庆 《世説新语》第一。”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例如“纠缠不清”、“无关紧要”等成语,以丰富你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别再讲这些琐言了,我们想听有趣的故事!2. 初中生:我觉得这个话题太琐言了,我们还是讨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吧。3. 高中生: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请不要陷入琐言之中,我们应该关注更重要的方面。
故事起源
琐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中。故事讲述了庄子和他的学生齐物子一起游玩的情景。齐物子在游玩过程中不停地发表琐碎的言论,而庄子则以“琐言”来嘲笑他的学生,批评他过于纠结于无关紧要的事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琐言”与琐碎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一把碎掉的琐碎的小碎片,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琐言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琐”表示琐碎、细小的意思,第二个字“言”表示言论、话语的意思。
详细解释
琐言指的是无关紧要的、琐碎的言论或话语。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些无足轻重、不值得关注的话题或讨论。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或嘲笑那些喜欢无休止地纠缠于琐碎话题的人。
(0)
诗文中出现“琐言”的诗词

淮水.送张子也

淮水汤汤,伐鼓镗镗。之子南行,征夫不遑。

有翮者燕,集于堂巢。我日不谒,而旬不朝。

征夫况瘁,谁使告尔劳。谁经营四方,谁高门翱翔。

谁粲粲衣裳,谁饥渴载行。辰月弗振,乾月维雹。

视天之威,伊胡云虐。弗问则退,问言谁对。

敬我友矣,式相求矣。询于道周,维教言是由。

琐言是谋,母戏言是流。桓桓之罴,免罹于罗。

如彼弋鸟,维恐不加。无执猫狸,而舍彼虎豺。

我视人之疚,如灾我躬。勿曰行弗动,勿曰言弗用。

曰我寡,惮彼有众。矢时弗颂,维云讽矣。

伊谁之送,孝友张仲。

(0)

竹间听反舌鸟

细霭轻岚散竹林,支颐小坐听晨禽。

未蒸花气机偏涩,乍写春声意独深。

缓引易调多种舌,琐言难竟一生心。

何如隐忍过残腊,末路风烟恐不禁。

(0)

虞美人

孝娥黯护长途里。不减生前意。云车风马过空中。

却值珊珊候舅暂相逢。梦归琐琐言之细。

醒后还堪记。或因访友泰山来。

顷刻一帆平静海波开。

(0)

咏史二首·其二

狄公绛侯手,产禄牝朝当。

伟哉国老名,虎口不见伤。

絮书得金字,势足杀二张。

承反何悒壹,褫裘何赫煌。

不待吉琐言,已归庐陵王。

明前种桃李,默默为安唐。

堪笑娄郝辈,长厚安所将。

幸自免罗织,尺寻不可偿。

(0)

自南康往广信完卷述怀十首·其七

云和易成霖,羲阳一何冥。

淹哉沮洳区,佳日闲我扃。

覆瓦仅蔽床,颓壁支数棂。

凄飙惊中帷,雹霰时复零。

天道有常乖,万殊谁竟宁。

子期久巳徂,纵陈孰为听。

当道有豺狼,琐言訾螟蛉。

习坎固终利,从兹效无形。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