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琐言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或嘲笑那些过于注重细节,而忽略了重要事物的人。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例如工作、学习、家庭或社交聚会等。当你觉得有人在无谓地纠结于琐碎的话题时,你可以使用琐言来表达你的不满或不耐烦。
- 例句
- 1. 我们开会的目的是讨论重要的问题,不要再纠结于琐言细节了。2. 别再说些琐碎的话题了,我们需要集中精力解决这个问题。
- 基本含义
- 琐碎的言论或话语。
- 基本解释
(1).琐碎的言谈;闲谈。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 王隐 、 何法盛 之徒所撰 晋 史,乃专访州閭细事,委巷琐言,聚而编之,目为鬼神传録,其事非要,其言不经。” 明 何景明 《淮水》诗:“维教言是由,毋琐言是谋,毋戏言是流。” 清 钮琇 《<觚賸>自序》:“姑存此日琐言。”
(2).记述逸闻、琐事的一种文章体裁。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史氏流别,殊途并騖。榷而为论,其流有十焉:一曰偏纪,二曰小録,三曰逸事,四曰琐言……若 刘义庆 《世説》, 裴荣期 《语林》, 孔思尚 《语録》, 阳玠松 《谈藪》。此之谓琐言者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沿袭》:“ 唐 孙光宪 有《北梦琐言》。按,《晋书》:‘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琐言》十一篇。’乃知古已有琐言。”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正史以外,有以偏方为纪者……有以一言一事为纪者,如 刘知几 所称琐言当以 刘义庆 《世説新语》第一。”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例如“纠缠不清”、“无关紧要”等成语,以丰富你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别再讲这些琐言了,我们想听有趣的故事!2. 初中生:我觉得这个话题太琐言了,我们还是讨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吧。3. 高中生: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请不要陷入琐言之中,我们应该关注更重要的方面。
- 故事起源
- 琐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中。故事讲述了庄子和他的学生齐物子一起游玩的情景。齐物子在游玩过程中不停地发表琐碎的言论,而庄子则以“琐言”来嘲笑他的学生,批评他过于纠结于无关紧要的事情。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琐言”与琐碎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一把碎掉的琐碎的小碎片,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琐言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琐”表示琐碎、细小的意思,第二个字“言”表示言论、话语的意思。
- 详细解释
- 琐言指的是无关紧要的、琐碎的言论或话语。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些无足轻重、不值得关注的话题或讨论。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或嘲笑那些喜欢无休止地纠缠于琐碎话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