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 西王母 的简称。《隋书·虞绰传》:“类仙人之騏驥,冠羽族之宗长, 西王 青鸟, 东海 赤雁,岂可同年而语哉!” 唐 薛能 《桃花》诗:“ 西王 潜爱惜, 东朔 盗过从。”参见“ 西王母 ”。
(2).复姓。传说上古有 西王国 。见《荀子·大略》。
- 基本含义
- 指西周末年间的国君,也用来比喻权力独揽的人。
- 详细解释
- 西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周末年间的国君,代表着权力、统治和领导地位。成语“西王”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组织中独占权力,一言堂,不允许别人参与决策的情况。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用来批评那些权力滥用、独断专行的人。可以用于形容政治领域、组织管理、企业经营等方面。
- 故事起源
- 成语“西王”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历史。西周末年间,西王是指西周国君,拥有最高的统治权力。后来,这个词语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中独占权力,不允许别人参与决策,从而衍生出了成语“西王”。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西”和“王”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就像个西王,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2. 这个组织的领导者完全变成了一个西王,无视其他人的意见。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西王”联想为一个人独自坐在王座上,高高在上,独断专行,不允许别人参与决策。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西周时期和西周国君的知识,以更好地理解成语“西王”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总是像西王一样,不给我们发言的机会。2. 初中生:班长成了西王,不听取同学们的建议。3. 高中生:领导层的决策完全像西王的作风,缺乏民主参与。4. 大学生:某某公司的老板完全变成了西王,不容许员工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