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表禡 ”。亦作“ 表狢 ”。古代田猎或出征,于阵前或营前立望表以祭神,谓之表貉。《周礼·春官·肆师》:“凡四时之大甸猎祭表貉,则为位。” 郑玄 注:“貉,师祭也。”《周礼·夏官·大司马》:“有司表貉。” 郑玄 注:“表貉,立表而貉祭也。” 晋 傅玄 《仲春振旅》诗:“蒐田表禡,申法誓,遂围禁,献社祭。”《隋书·礼仪志一》:“宗庙以黄,社稷以黝,散祭祀用纯,表狢磔禳用厖。”《隋书·礼仪志三》:“既阵,皆坐,乃设驱逆骑,有司表狢於阵前。”
- 基本含义
- 指外表虚伪,内心阴险的人。
- 详细解释
- 表貉是由“表”和“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指的是表面、外表,貉是一种狡猾的动物。表貉形容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善良和善意,但内心却阴险狡诈,有着不可信任的性格。
- 使用场景
- 表貉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虚伪、阴险、表面上看起来和蔼可亲,实际上心机深重的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会伪装自己来获取他人的信任,但背后却暗藏不可预测的危险。
- 故事起源
- 关于表貉的故事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山中表貉》。故事中,有两只貉,一只善良、诚实,另一只却狡诈阴险。它们在山中相遇,善良的貉被狡诈的貉欺骗,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从这个故事中,人们引申出了表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外表善良,内心却阴险狡诈的人。
- 词语结构
- 表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 1. 不要轻易相信他,他是个表貉,外表看起来友善,实际上心机很深。2. 这个人看起来和善,但是我总觉得他是个表貉,不敢轻易相信他。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表貉。可以想象一只貉穿着一张面具,面具上写着“表”,表示外表,而貉的形象则代表内心阴险。通过将表和貉的形象结合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表貉相关的成语,如“伪善”、“假仁假义”等,可以帮助加深对这类人性阴暗面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表貉,看起来很友好,但是他经常欺负其他同学。2. 初中生:班里有个同学表貉,外表很和善,但是经常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3. 高中生:这个政客是个表貉,他表面上支持民众,实际上却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4. 大学生:在职场上,我们要小心那些表貉,他们看起来和蔼可亲,但实际上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表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