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峻节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道德和行为上的高尚操守,不受外界诱惑和压力的影响。可以用于表扬那些坚守原则、不屈服于诱惑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道德败坏、屈从于诱惑的人。
- 例句
- 1. 他在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时,始终保持着峻节,没有动摇。2. 这个官员以峻节著称,从不接受贿赂。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道德操守严正,坚守原则,不屈服于外界的诱惑和压力。
- 基本解释
◎ 峻节 jùnjié
[high moral principle] 高尚的节操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道德操守相关的成语,如“廉洁奉公”、“守正不阿”等,可以帮助加深对峻节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做一个有峻节的好孩子。2. 初中生:在面对诱惑时,我们要坚守峻节,不做违法的事情。3. 高中生:峻节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它能让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不移。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以峻节为荣,做一个有责任感和正直品质的人。
- 故事起源
- 关于峻节的起源故事目前尚无明确记载,但这个成语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峻节则是对这种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峻”和“节”两个字分别与“高耸险峻”和“规矩”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峻节的意思就是高耸险峻的规矩,形象地表达了人的道德操守严正,坚守原则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峻节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形式简洁明了。
- 详细解释
高尚的节操。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峻节贯秋霜,明艳侔朝日。” 唐 罗隐 《寄锺常侍》诗:“峻节不由人学得,远途终是自将来。” 宋 梅尧臣 《吊李膺辞》:“奚服媚之若兹兮,盖操秉乎峻节。” 清 顾炎武 《哭归高士》诗之二:“峻节冠吾儕,危言惊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