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向后靠。 汉 班固 《西都赋》:“舍櫺槛而却倚,若颠坠而復稽。”
(2).谓既相持又相依。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与 匈奴 、 西域 相却倚,声教远暨,復受汉族之称。”
- 基本含义
- 指依赖、依靠他人而失去独立能力的状态。
- 详细解释
- 却倚是由“却”和“倚”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却指退缩、退避,倚指依赖、依靠。却倚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不敢独立承担,而依赖他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这种行为表明个体的自信心不足,缺乏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 使用场景
- 却倚常常用来批评那些过于依赖他人而不愿意独立思考的人。比如,一个学生在遇到难题时总是依赖同学的答案,而不去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就可以用却倚来形容他。此外,却倚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组织或国家对外部力量的过度依赖,而忽视了自身的实力和发展。
- 故事起源
- 却倚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一段故事。故事讲述了陈涉起义前,曾向一位名叫陈胜的农民征求意见。陈胜建议陈涉不要依赖他人,而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陈涉听后深感醍醐灌顶,决定独立行动,最终成功起义。这个故事成为了人们警示不要过度依赖他人的典型案例,形成了成语却倚。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例句
- 1. 他总是却倚在别人身上,从来不愿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2. 这个国家过于却倚外部力量,而忽视了自身的实力和发展。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却倚”与依赖别人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可以想象一个人却倚在别人身上,失去了自己站立的能力,形象生动,易于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却倚在爸爸妈妈身上,我要学会自己独立完成作业。2. 初中生:我们应该不却倚于老师,要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3. 高中生:却倚他人的帮助并不可耻,但我们不能一直依赖别人,要学会独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