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 汉 代诸侯国的属郡。《汉书·晁错传》:“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颜师古 注:“支郡,在国之四边者也。”按,《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作“枝郡”。
(2). 唐 末 五代 时,各地节度使割据一方,兼领数州,称为“支郡”。《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始, 唐 及 五代 节镇皆有支郡。 太祖 平 湖南 ,始令 潭朗 等州直属京,长吏得自奏事,其后大县屯兵,亦有直属京官者, 兴元 之 三泉 是也。戊辰,上纳 瀚 ( 李瀚 )言,詔 邠 、 寧 、 涇 、 原 等州直属京,天下节镇无復领支郡者矣。”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能力出众,可以辅佐治理一个地方。
- 详细解释
- 支郡是由“支”和“郡”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支”指的是辅佐、支持的意思,“郡”指的是古代行政区域的最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支郡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能力出众,可以辅佐治理一个地方,承担重要的职责。
- 使用场景
- 支郡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才出众,能够胜任重任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政治家、军事将领、企业领导等具备卓越才能,能够带领团队取得成功的人。
- 故事起源
- 支郡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典故。相传,周朝时期,有一个叫做管仲的政治家,他的才能出众,被周幽王任命为卫国的贤相。管仲在任职期间,极力辅佐国君,使卫国强盛起来。后来,管仲成为了支郡之才的代表,成语“支郡”也因此而产生。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是公司的支郡之才,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 这位将军是军队中的支郡人物,带领部队屡次取得战斗的胜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进行记忆。可以将“支郡”联想成一个人才出众的辅佐者,能够管理一个地方。
-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学习相关的历史典故,了解更多关于管仲的故事和他的才能。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我们家的支郡之才,他能够处理各种家庭事务。2. 初中生:我的班主任是个很能干的老师,是我们班级的支郡人物。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社会上的支郡之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4. 大学生:我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支郡的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