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 宋 斋宫名。一在 南薰门 外,为祭天斋宫,谓之 南青城 ;一在 封丘门 外,为祭地斋宫,谓之 北青城 。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所谓 青城 ,止以青布为幕,画甃砌之文,旋结城闕。”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 大梁城 南五里号 青城 ,乃 金国 初 粘罕 驻军受 宋 二帝降处。当时后妃皇族皆诣焉,因尽俘而北。后 天兴 末, 末帝 东迁, 崔立 以城降,北兵亦于 青城 下寨,而后妃内族復诣此地,多僇死,亦可怪也。” 清 钱谦益 《向言上》:“ 宋 之亡也以 青城 ,金之亡也亦以 青城 。”
(2).指 青城山 。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 青城 仙洞, 黄石 祠坛。” 唐 郑巢 《题崔中丞北斋》诗:“何年各无事,高论宿 青城 。” 宋 陆游 《玉笈斋书事》诗之二:“剩分松屑为山信,明日 青城 有使行。” 清 吴伟业 《佘山遇姚翁出所画花鸟见赠》诗:“只今来 白石 ,当日住 青城 。”
- 基本含义
- 指青山绿水的山城,也指安逸宜居的地方。
- 详细解释
- 青城是由"青山"和"城"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山城的美丽和宜居的环境。青山代表着山脉的绿色,城则代表人类的居住地。这个成语形容的地方景色宜人,环境优美,适合居住。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山水环境优美、宜人居住的地方。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生活环境优越、宜居宜人。
- 故事起源
- 青城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青城山志》一书中,用来描述四川成都的青城山。青城山因其山势奇特、景色秀丽而闻名,成为了形容美丽山城的代名词。
- 词语结构
- 青城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青"修饰名词"城",形成一个完整的成语。
- 例句
- 1. 这座城市如同青城一般,山清水秀,环境优美。2. 我们一家人住在这座青城里,生活非常宜居。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山脉环绕的城市,山脉上的树木翠绿欲滴,城市里的房屋整齐美观,这就是青城。
- 延伸学习
- 如果对青城山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四川成都的旅游信息。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山水环境相关的成语,如"山清水秀"、"山高水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梦想有一天能住在一个青城里,每天都能看到美丽的山和清澈的水。2. 初中生:这个城市真是太漂亮了,简直就是一个青城,我好喜欢这里的环境。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找到一个工作,让我能住在一个青城一样的地方,远离喧嚣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