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执掌政权。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彗星》:“今日之秉钧轴者,前日之功固伟矣。”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一:“至 闻喜 裴氏 , 赵郡 李氏 ,一家皆十七人秉钧轴,何其盛也。”参见“ 秉轴 ”、“ 秉钧 ”。
- 基本含义
- 执掌权柄,掌握大权。
- 详细解释
- 秉钧轴是一个形容一个人掌握着重要权力、决策权的成语。秉意指握持、掌握,钧指权衡、轴指重要事务,合起来表示掌握重要权力、决策权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掌握重要权力的人,特别是在政治、经济或组织管理领域中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组织或团体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他对决策的影响力。
- 故事起源
- 秉钧轴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故事《左传·哀公十五年》。故事中,周朝的国君武王去世后,由于他的儿子太弱小,国内的权力开始分散。其中一个名叫周公的贤臣,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秘密掌握了国家的大权,成为了实际的统治者。因此,秉钧轴这个成语就形容了周公掌握重要权力的情景。
- 词语结构
- 秉钧轴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 例句
- 1. 他一直秉钧轴,对公司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这位总经理秉钧轴,他的决策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秉钧轴”与掌握权力、决策权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一把重要的权衡轴,象征着他掌握着重要权力和决策权。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权力和决策相关的成语,如“权宜之计”和“权谋之士”,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这些概念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秉钧轴,她决定了我们的学习计划。2. 初中生:班长是我们班级的秉钧轴,她负责组织各种活动。3. 高中生:校长是学校的秉钧轴,他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4. 大学生:公司的总经理是公司的秉钧轴,他的决策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