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提醒他人要注意细节,不要粗心大意。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情非常小心谨慎。
- 例句
- 1. 在做实验时,你要细点儿,不能有任何差错。2. 做事情要细点儿,不要马虎大意。
- 基本含义
- 仔细、小心
- 基本解释
(1).小水滴。 宋 刘克庄 《听泉》诗:“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2).精制的点心。 许地山 《命命鸟》:“一面吩咐 玛弥 预备槟榔、淡巴菰和些少细点,一面携着 加陵 上楼。” 冰心 《姑姑·三年》:“中间一张小藤桌子,罩着细麻绣白花的桌布,上面三副杯盘,几碟子细点,一瓶红玫瑰花。”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细心相关的成语,如“一丝不苟”、“细水长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细点画,颜色不会超出边界。2. 小学生:写字时要细点,不然字会写得很乱。3. 初中生:考试时要细点审题,不能因为马虎而错过关键信息。4. 高中生:写作文要细点,不要出现语法错误。5. 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要细点操作,不能发生任何事故。
- 故事起源
- 成语“细点”最早出现在明代的《西游记》中。在第六回中,孙悟空为了救唐僧和其他三位徒弟,与红孩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红孩儿以火焰攻击孙悟空,但孙悟空灵活地避开了所有的攻击。唐僧看到孙悟空如此灵巧地躲避攻击,对他说:“你这个猴子,细点儿!”从此,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对事情要小心谨慎。
- 记忆技巧
- 将“细点”与“小心”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非常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详细解释
- 细点是指做事情要仔细、小心,不马虎大意。形容对事情处理非常细致,不敢有丝毫的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