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即 浮丘公 。 明 高启 《孤鹤篇》:“翩翩 浮丘伯 ,朝从 东海 来。相呼与之归,谓是仙驥才。”或谓 汉 儒 浮丘伯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安期生浮邱伯》:“世以 安期生 浮邱伯 皆为列仙之徒。《汉书·儒林传》: 申公 与 楚元王 交,俱事 齐 人 浮邱伯 受诗……则 浮邱伯 实儒者也。”按, 清 人避 孔子 讳,改“丘”为“邱”。参见“ 浮丘公 ”。
- 基本含义
- 指人行为轻浮、不严肃,缺乏责任感和稳定性。
- 详细解释
- 浮丘伯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浮指轻浮、不稳定,伯指尊称,原指轻浮的人,后来引申为指行为不严肃、缺乏责任感和稳定性的人。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不负责任、不稳定、行为轻浮的人。可以用来批评某人的不认真态度或者不负责任的行为。
- 故事起源
- 浮丘伯出自《左传·昭公十六年》:“屈之伯曰:‘臣闻夫子之言,浮丘不利,不如归。’”这里的浮丘指的是一个地名,伯是对地名的尊称。后来,浮丘伯一词被引申为指行为不严肃、缺乏责任感和稳定性的人。
- 词语结构
- 浮丘伯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 1. 他是个浮丘伯,从来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 这个人太浮丘伯了,一会儿说这样,一会儿又说那样。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浮丘伯与轻浮、不严肃的行为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出一个人轻浮地在浮丘上行走的形象,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展对浮丘伯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可以学习成语“轻举妄动”、“不稳定因素”等,来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浮丘伯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老是忘记带作业,真是个浮丘伯。2. 初中生:班里有些同学上课老是讲笑话,真是浮丘伯。3. 高中生:他考试前一天才开始复习,太浮丘伯了。4. 大学生:他一会儿追这个兴趣,一会儿又追那个兴趣,真是个浮丘伯。5. 成年人:他经常变换工作,没有稳定的职业,是个典型的浮丘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