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后机多用于形容人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感到后悔和无可奈何的情况。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考试后才想起该复习的知识点、错过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后才后悔等等。
- 例句
- 1. 他总是后机,错过了很多机会。2. 我考试后才想起忘记带准考证了,真是后机啊!
- 基本含义
- 指事情发生后才想到应该怎么做,追悔莫及。
- 基本解释
谓处理事情错过机会。《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绍 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晋书·何攀传》:“及 孙晧 降於 濬 ,而 王浑 恚於后机,欲攻 濬 , 攀 劝 濬 送 晧 与 浑 ,由是事解。”《南史·周弘正传》:“ 弘正 智不后机,体能济胜,无妻子之顾,有独决之明,其餘碌碌不逮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后机”相关的成语或词语,例如“事后诸葛亮”、“事后聪明”等等。这些词语都与人在事情发生后才有所觉悟或明智的行为相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后才发现自己的答案都错了,真是后机啊!2. 初中生:我错过了一个参加比赛的机会,现在才知道自己应该提前报名,真是后机。3. 高中生:我在面试时没有准备好自我介绍,事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真是后机啊!4. 大学生:我错过了一个很好的实习机会,现在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准备面试,真是后机莫及。
- 故事起源
- 后机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谢安传》中。当时,谢安是晋朝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经参与了晋朝的政务,对于国家大事有着深入的了解。故事中,谢安曾经提醒晋文帝要注意魏国的动向,但晋文帝没有重视,结果魏国发动了对晋朝的进攻。晋文帝后悔不已,对谢安说:“我真是后机了。”从此后,后机一词便开始流传。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后机”词语与“后悔莫及”联系起来,它们的意思非常相近。可以通过将这两个词语连起来联想,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后机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后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后指事情发生之后,机指机会或方法。后机意指事情发生后才想到应该怎么做,追悔莫及。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没有及时把握机会或者没有想到合适的方法,导致事情出现了不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