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讥笑指摘;嘲笑挑剔。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若夫 文王 日昃不暇食, 仲山甫 夙夜匪懈者,盖共嗤点以为灰尘,而相垢病矣。”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仇兆鳌 注:“后人取其流传之赋,嗤笑而指点之。” 清 王图炳 《咏史》诗:“汝曹不自量,嗤点何容易。”
- 基本含义
- 形容嘲笑、讥讽或不屑一顾的态度。
- 详细解释
- 嗤点是由“嗤”和“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嗤有嘲笑的意思,点表示轻视、不屑。嗤点形容对人或事物持有轻蔑的态度,嘲笑或讥讽对方。
- 使用场景
- 嗤点常用于形容对某人的行为或观点表示不屑一顾,或者嘲笑他人的无知或愚蠢。
- 故事起源
- 据说,嗤点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戏剧《汉宫秋》中。故事中,一个婢女嗤笑皇帝的行为,表达了对皇帝的轻视和不满。
- 词语结构
- 嗤点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表示轻蔑的态度。
- 例句
- 1. 他对别人的建议总是嗤点一笑,从不认真考虑。2. 面对挑战,他嗤点一声,毫不在意。3. 她听到别人的夸奖时,只是嗤点了一下,没有表达感激之情。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嗤点与“嘲笑”、“轻蔑”、“不屑一顾”等词语进行关联,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查阅《成语词典》或相关的学习资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嗤点了那个新同学的衣服,觉得太土了。初中生:老师听到我们的提问只是嗤点了一声,没有回答。高中生:她对我们的计划嗤点一番,表示不相信我们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