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徙倚常用于形容人在困难或不如意的时候,寻求他人的帮助或支持。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对某个人或事物产生依赖心理。
- 例句
- 1. 在困境中,他徙倚于朋友的支持和鼓励。2. 这位老人徙倚于儿女的照顾和关爱。
- 基本含义
- 倚靠、依赖。
- 基本解释
◎ 徙倚 xǐyǐ
[linger,loiter,pace up and down] 徘徊;流连不去
独徒倚以仿徉。——《楚辞·哀时命》
徙倚久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徙倚相关的成语,如“寄人篱下”、“依依不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比赛中输了,只能徙倚于爸爸妈妈的鼓励了。2. 初中生:他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徙倚于老师的指导和帮助。3. 高中生:考试前夜,我徙倚于同学们的复习资料和讨论。4. 大学生:毕业后,我徙倚于家人的支持和帮助,开始了新的工作生活。
- 故事起源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段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燕国的太子丹因为害怕猛兽而不敢进入山林,只好徙倚于牛背之上。后来,徙倚成为了形容依赖和倚赖的词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徙倚”这个词语的发音和含义。徙倚的发音与“喜翌”相近,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喜欢翌日的事情而依赖于它,从而记住这个词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徙倚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徙”和动词“倚”组成。
- 详细解释
犹徘徊;逡巡。《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王逸 注:“彷徨东西,意愁愤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 洛灵 感焉,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忿狷》:“ 王令 诣 谢公 ,值 习凿齿 已在坐,当与併榻, 王 徙倚不坐。” 宋 朱熹 《石马斜川之集分韵赋诗得灯字》:“徙倚緑树荫,摩挲苍石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生被逐,徙倚无所归,母恐其折挫行死,令独居而给之食。” 郭沫若 《海涛集·南昌之一夜》:“我们走在江边上往复徙倚着,足足有一个钟头。”